2)第378章 我赞成,谁敢反对_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只要文法合规,文笔略佳,基本就能考选及第。”

  “反观外州贡举人,声名不显,少有能高中及第者,近些年还诞生出登权贵之门,行卷请托,力求在正式考试之前,先博取声誉的恶习。”

  “这其中的差异,固然有京都学风之盛的缘故,但科举阅卷不平,显而易见!”

  殿内不少臣子脸色一沉。

  你真敢说啊!

  苗神客接着道:“士子题卷尽数糊名,阅卷官员不知其身世底细,这样选出的结果,将更具公正性。”

  “如此既可避免徇私舞弊之举,可也制止行卷请托之风!”

  “当然,即便是糊名,也无法做到完全的公平,相熟的字迹和风格还是能被考官察觉,更可能诞生出别的舞弊手段,但臣以为不可因噎废食,科举改制,刻不容缓!”

  他说完后,呈上奏章,殿内安静下来。

  正当包括御史台在内的反对臣子,嘴角噙着一丝冷笑,酝酿着如何驳斥这种说法时,另一道声音响起:“臣赞同苗郎中所言。”

  群臣先是一怔,因为那声音在这里怪陌生的,然后才猛然醒悟是谁,齐齐侧目。

  李彦不紧不慢地起身出列。

  群臣再看苗神客,顿时明白了,怪不得这位胆子那么大,原来背后有李元芳支持。

  而李彦开口之后,又沉默不言,只是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几个人。

  但凡被他盯到的,心头都寒了寒。

  虽然内卫不是梅花内卫,不至于盯着官员的私德,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们仔细想想以前做的亏心事,有些数不清,顿时闭上了嘴……

  由北门学士提出,基本就是圣人首肯,为了这种小事,忤逆圣人的意思,还得罪李元芳,不值得。

  确实是小事,因为唐初的科举,不是选官的唯一途径,甚至占据的份额较小,科举成功后,也只是获得选人的资格,想要真正担任官职,仍需要等待吏部的铨选。

  而选人资格的其他方式,除了有个好爸爸,门荫入仕外,之前洛阳弓嗣光提到的挽郎,皇族举办丧礼时充当气氛组,相关礼事结束之后,也能自动获得选人资格。

  这几乎是最捷径的当官方式,所以两晋时的挽郎数量,多的也就六十个,少的只有二十几个,有些皇帝出于节俭的考虑,还特意下诏停止选挽郎。

  但唐朝这点上就有泛滥的趋势了,最多的挽郎有两百多个,世家子争抢着当,由于僧多粥少,还发生过许多趣事。

  贺知章就因为分配挽郎之事被贬官,野史里还加了细节,说贺知章为了安抚没有选上挽郎的贵族子弟,竟然跟他们说另一个皇子也快不行了,你们的机会很快还会再来,于是被贬官。

  野史记载的细节不太可信,但这种事也从侧面反应出挽郎的流行,后世出土的很多古人墓志上,都记载了自己曾通过担任挽郎而进入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