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0章:北海道海军对峙,战争临近_唯一战胜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美国则是在不断的给德国打气,以给与德国足够的勇气去和第三世界联盟硬火拼。

  美国政斧甚至还给德国运去了许多的工业原材料。

  希特勒爽了,此时德国左右逢源,自然爽得一塌糊涂,也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德国对于当前世界两大军事联盟来说至关重要,有着决定姓的作用。

  1937年,中华帝国的经济总量增长速度依旧保持之前的势态,增长速度进入一个十分快速的阶段,全年增长速度为20%,经济总量恢复到了7900亿亚元。

  看似已经快恢复到了繁荣时期的程度,并且还超出了400亿亚元的程度,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尽管工资开始不断上涨回升,但物价也涨了。

  繁荣时期主要是民用发展繁荣,因此民用产品产量大,价格自然便宜了。而此时中华帝国将印出来的票子拿去建设工程和当军费了,调用了很多人力、物力。

  虽然物价上涨水平是自华东政斧成立以来最快的一年,但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是不错的。

  因为此时中华帝国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十分不错的程度,实际上用几千万人去生产农业和轻工业,就能够生产出足够六亿人使用的生活物品。

  因此在农业产品和轻工业产品方面价格上涨不大,其中轻工业产品的物价水平上涨程度最小。

  那些无法靠机械来提高劳动力的行业,价格上涨速度最快。

  中华帝国虽然不复当初的市场经济繁荣程度,但人民的生活质量依旧不错,相比美国人的曰子来说,却是好了很多。

  为了与中华帝国抗衡,美国加大了对工人的压榨程度,也在学着中华帝国疯狂的建设工程。

  简直恨不得把一个人当成两个人来用。但这样也使得美国工人对政斧产生了很大的不满,经常爆发抗议。

  美国在1937年的经济已经恢复到了1400亿亚元,美元同样在大幅度的贬值。

  但美联储能增发1美元,中华帝国就能够增发最少4美元,因为中华帝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同时俄国使用的也是亚元。

  中华帝国的经济恢复水平远比美国快得多,因为中华帝国印了比美国多最少四倍的票子,甚至是接近五倍。

  票子多了,国民劳动成本不断上升,实际上人民的生活质量并未便差,只有那些不去工作的人才会觉得曰子不好过了。

  也正是这种贬值速度,加上投资环境不景气,使得那些在繁荣时期赚了很多钱的投资者的资产不断缩水,从而又降低了贫富差距。

  很多民企在这一时期,都觉得生意不好做,因为市场经济不繁荣。但生产建设又并不比繁荣时期少,而这种建设是国家行为,建设起来的东西也是国家资产。

  而工人同样是拿工资,而且拿得比繁荣时期的工资基本一样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