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章 赵式备战方略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归来人好看半点。

  相比起河东路这几年死于战乱和灾荒的十余万冤魂,谭稹的这点冤屈也算不了啥。

  当王黼带着谭稹的首级北上燕京请求正乾皇帝宽恕大宋时,教主道君皇帝也积极做着自救的准备。

  徐泽之前几次率军威胁开封府,都没有打到东京城下,却不代表这次也会一样。

  赵佶不敢盲目相信众臣的分析结果,更不敢被动等待同宋两国的谈判结果出来。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大同立国近两年,情况早就发生了变化。

  大同这两年接连慑服了高丽、日本、夏国等国,鬼知道徐泽是不是与金国也达成了某种协议稳定了后方,已经做好了南下吞并大宋的准备。

  谁敢保证同军这次的目标就一定是河东路,而不是整个大宋?

  以同宋两军实力的巨大差距,徐泽只要率大军南下,大宋莫说守住河东路,就连国都开封府也别想守得住。

  开封府的防御体系实在太脆弱了,且离大同帝国的边境太近,同军若是发动突袭,只需数日时间便能击穿滑州防线兵临东京城下,这段根本不够大宋朝廷做出反应。

  臣子们舍不得放弃自己的利益,不到刀枪临身的那一刻就不愿迁都,教主道君皇帝万金之躯,却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做赌注。

  为了应对最复杂的情况,赵佶做了多手准备。

  其一,派出皇子分居各路州。

  大宋不是大唐,对宗亲的防范极为严格,就连太子都只是摆设。

  没有天子的授权,皇子就算到了地方,既不能干涉政务也不能调动大军。

  教主道君皇帝此举,还是为了应对最危急局面。

  万一徐泽不按常理出牌,再次突袭开封府,赵氏子孙总不至于被同军一网打尽。

  有皇子再外,大宋社稷不绝,各地还会奋起反抗,至少能令敌人有所忌惮。

  三年前,朝廷大军败于南乐镇,同军兵危开封府,天子就曾遣了诸子分居各地。

  有此先例,这一次倒是没有遭遇多大的阻力就通过了。

  其二,下诏因河东大战,朝廷两次重建京营禁军,耗费无数,国库已空,令京西、淮、浙、江、湖、四川、闽、广并纳免夫钱,期以两月纳足,违者从军法。

  此诏一下,立即招致群臣反对,纷纷上书劝谏。

  教主道君皇帝却不为所动,反而以去年诸路漕臣坐上供钱物不足,贬秩二十二人。

  其后,天子又诏宗室、后妃戚里、宰执之家一律敷纳免夫钱。

  如此一来,凡大宋子民,无论贵贱皆要交钱纳税共度时艰,民间反对的声音才小了些,宗室贵人们却跑到宫内哭穷。

  有宋一朝,天家向来都是防着自己本家比外臣还要严。

  赵佶更是如此,不仅没有理会这些胡搅蛮缠的宗亲,反将有渎职嫌疑的大宗正司正卿和少卿叫到跟前臭批了一顿。

  这招果然好使,大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