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赵式备战方略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权力实际是交给了童贯、杨戬、谭稹、梁师成、李彦等心腹家奴手中。

  正是这些声名狼藉的大宦官为赵氏江山鞠躬尽瘁,替官家处理好了各种“琐事”,才能让赵佶放心的玩,可劲的作死。

  若是其他的情况,天子无论如何也要保住自己的家奴,但此时非同往日。

  两年前,大同朝廷以河东路宣抚使司趁战乱擅自招诱本国山后百姓为由,向大宋提出“严正交涉”。

  结果,大宋君臣却错误地认为同军主力已经陷在了北疆,绝不可能大举南下,只是虚张声势,因而没有及时对大同的“严正交涉”做出正面回应。

  没过多久,徐泽命人送来“应州不应,开封可封?朕欲南巡,尔可愿北面”的国书。

  紧接着,正乾皇帝亲率同军南下,以极快的时间攻入滑州境内,威胁开封府。

  这事过去还不到两年时间,若是头脑还不清醒,不能一次就做出徐泽满意的牺牲,那就等着正乾皇帝再次提大军南下吧。

  教主道君皇帝过分迷信政治手腕,玩散了人心,靠利益输送才勉强换取文官士大夫的继续支持,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再对臣子耍手腕了。

  面对王黼的提问,其人必须做出正面回应。

  赵佶仅犹豫片刻,就做出了选择——罢积石军高邮军节度使谭稹太尉之职。

  徐泽立国之后便接连找大宋的麻烦,连理由都懒得换——死揪着归来人之事不放。

  但大宋的确有错在先,且一错再错,一再授人以柄,想抵赖都无从说起。

  在教主道君皇帝看来,为大宋招惹强敌的罪魁祸首就是建议并督办招徕山后汉儿的前河东路宣抚使谭稹。

  这个家奴乱出主意在先,稳不住河东路形势在后,既然办砸了事就得承担责任。

  何况其人在第一次河东危机爆发时,还硬顶过天子要求杀掉郭仲恂的秘旨,导致大宋错过了和平解决河东路归来人问题的最佳时机。

  此事又间接导致秦桧这贼子鼓动郭仲恂对抗同军,从而引发更大的危机,使得河东路局势彻底失去控制,让大宋面对如此被动危急的局面。

  所以,放弃这种吃里扒外的家奴,以换取臣子和敌人的原谅,教主道君皇帝没有半点心理负担。

  勤勉奉公的谭太尉还不知道自己被皇帝出卖了,其人这段时日整天泡在官衙中处理公务,好不容易回了一趟府,就收到了自己被罢免的诏令。

  而随天使同时送达的,还有三尺白绫——天子是一刻都不想给其人多留。

  在大宋,一个失去了皇帝宠信的宦官,哪怕是贵为双节度使的太尉,面对君要臣死的结果也没有半点反抗的可能。

  谭稹临死前有没有悔恨,又说了啥,没有人知道,也没人关心。

  能确定的是,其人一头白发的首级被石灰腌渍过后照样丑陋,并不比死于河东的辽地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