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明月清风(90)二更(明月清风(90)亲耕的这...)_没你就不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烧了,对吧?

  林雨桐点头,“每年冬季都长,取暖确实是个问题。但是呢,总的来说,还供得上。”

  人少山林多,很多山林虽然都是有主的,但不妨碍大家砍柴。砍柴的也不取大木头,每年山上的杂木都烧不完的。各村各寨的,哪个周围没有这种杂树林,长又长不大,也不成才,很多都是今年砍了,明年发起来更大一片。基本能保证取暖!

  采煤不是不行,只是靠人力供应,危险,成本又大。用的起的用,用不起的,木柴足够用了。迄今为止,还没发现大规模的砍伐之事。

  这在如今,除非有人要建造大屋,谁等闲要那种大木头呀!从山里运出来,成本大的吓人。

  林雨桐不仅说玉米,还有红薯,“红薯怎么储存,比如切片晒干,磨粉等等,都该教给百姓。咱们户部收粮食,红薯就该列在其中。真遭灾了,还在乎吃的是什么?还有这红薯藤,处理好了,风干着,人能吃,牲口也能吃。”

  是!是!都能吃!

  老尚书临走还问了皇后一句,“您看,那棉花杆怎么拾掇好?”

  小怼了她一句,言下之意,您也想个法子叫咱把这个也吃了吧。

  林雨桐:“……”这个真能吃!只不过粉粹起来麻烦就是!但是,没法子,我回去也得变个法子不成。

  所以,回宫的时候,她要了一马车的玉米芯子,要了一马车的棉花杆。满皇宫的人都瞧见皇后把那玩意又谁泡又是剁的也不知道是干嘛呢,结果天一冷,就有人发现了,御书房的角落里,被放了个奇奇怪怪的东西,整天用什么遮挡着,但是皇上时不时的,总给那玩意喷水。

  等到户部尚书来奏报,说是今年蒙古运来了多少羊毛,多少奶酪,多少肉干,就见皇后笑吟吟的起身,“这些我就不听了,我先做饭了!”说着,就从角落里端了一盘子什么出来,然后掀开棉布,里面竟是菌菇。就听皇后道,“尚书就留在吃饭吧,也尝尝野生的跟这个有多大的差别。这有两种呢,瞧!玉米芯子的是左边的,右边这个事棉花杆培植出来的……也不知道味道有差别没差别……”

  把老大人又给怼回去了。

  耳边还是皇后‘小人得志’的声音,“今儿全菇宴,再端两盘出去,叫等着吃御膳的百姓瞧瞧,这天下自来就没有无用之物。”

  不仅宫外吃到了,就是今儿在衙门吃饭的这些当官的,都吃到了。

  蘑菇炒肉片,虽然蘑菇只两小朵,但真实鲜蘑菇。

  今年这番薯收成不错,洋芋在西北等地,长势也还成。干旱是真干旱,但是都有收成。虽然吃的东西单一,但基本是没饿死的!找片荒地种上,多少都能有点收成的。

  很显然的,哪怕九月份陕西又地震了一次,但是并没有见多少人奔着京城来逃难的。这是好事,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