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2章 奏疏风波_贞观有新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道殿内众臣传看奏疏完毕,奏疏再次回到了李二陛下手中。

  “说说吧,太子的这份奏疏……如何?”李二陛下看着下边的众臣,开口问道。

  就在众人传阅奏疏的时候,心中已经思考了奏疏中内容的可行性。

  结果让李二觉得有些出乎意料,这奏疏上所说的理商司和那个长安大市场,还真的是非常可行的!

  不过,这封奏疏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是有一个最大的难度。那便是专门为商贾成立一个衙门,这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

  商贾在李二心目中的印象,并不和当今世人心中那般地位低下。

  虽然说这种想法李二陛下只能深藏于心中,并不会表露出来。

  但是,他们老李家从晋阳起兵起,就没有少了商贾的资助和投靠!

  就说未来武后他老子,武士彟,便是倾尽家财资助了李渊,才混到了一个国公的位置的。

  所以,李二对于商贾,或者说是对于商贾手里的财富,他还是很清楚的。

  只是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四民论,便早已深入民心。

  商贾被排列最后,地位自然是最为低下。

  像韩非子就曾说:“商者,国之蠹也!”这样的论断。

  虽然到了现在,商贾并没有被人完全归于“蠹虫”之流,可地位真的还是不咋地啊!

  此时奏疏中说,要专门为商贾,为商事成立一个衙门,这就有些让人不好接受了!

  果然,李二陛下问话声刚落,便有大臣起身,口气激动的说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宗人看去,只见是说话的是御史台御史郑匡伦!

  厺厽 九饼中文 9bzw.com 厺厽。“有何不可?说来听听!”李二陛下面色平常的开口说道。

  “陛下,自古以来商贾乃是贱业!历朝历代也并无此等优渥商贾,还专门成立衙门对其进行管理的先例!此例不可开!此事不可行!”于是郑匡伦义正辞严的说道。

  郑匡伦说罢,殿中便有不少大臣纷纷点头,看来他们心中也是这么想的。

  “郑御史,商贾虽然排在士农工商四民之末!但却也是四民之一!古之圣人虽说不看重商贾,但商贾依旧是我大唐臣民!若无商贾,货物便无法流通!大唐各地物产也无法流通!既然如此,那专门设立衙门,管理商贾,又有何不可?”

  李承乾第一个出言反驳道。

  会出现这等反对的言论,李承乾他们是早就想到了的。

  作为提出此议的太子,李承乾他必须要第一个站出来为自己的提议正名。

  不过,李承乾的辩驳并没有让那郑匡伦信服。

  他再次开口道:“太子殿下,臣以为商贾乃是国之蠹虫!不事生产,将本逐利!若是优渥商贾,岂不是在鼓励大唐百姓尽行那商贾之事?那我大唐何人读书?何人还耕种?若无人读书,无人耕种,那大唐又哪里来的贤者?哪里来的粮食?如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李承乾闻言眉头皱起!

  他有些想不通!

  自己和张稚禾他们,分明是在为大唐着想!

  而建立理商司,目的并不是鼓励全民行商!

  而是为了个更好的管理现有的商贾啊!

  在奏疏中就已经明确的阐明了这一点!

  难道那郑御史,不!还有那些点头赞同他的臣子们,是真的没有看到吗?

  这里头……有些不对劲!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