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9章 实业_开局一枚建城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敢露富,想扩大生产更是想都不敢想。

  然后,齐王殿下来了,卢老爷们一败涂地,仓皇跑路,但苏大全不敢跑,何况往哪里跑?

  一开始,他还想着破财免灾,哪怕能做个小老百姓,能在这乱世之中保全一家老小的小命,就该知足了。

  结果,外头倒是战乱不断,但溪山县这边着实做了几次大买卖。

  真的,天地良心,苏大全就是想试探一下,结果就一发不可收拾,短短一个月,他就成了卢老爷们口中通贼最甚的恶商。

  但那个时候,卢家镇虽然还是卢老爷们做主,可卢老爷却忌惮于齐王殿下,反而对他格外温和亲切。

  后来,卢家镇更名为卢县。

  再后来,他在卢县做布商做的好好的,就被齐王殿下给请来了溪山县。

  什么官营布商,什么九一分成,什么产业布局,什么产品深加工……反正到现在苏大全脑子里都是懵的,但他可不敢拒绝什么,事实上他都想贡献出全部身家,哪怕只能当个掌柜伙计他都愿意。

  但齐王殿下还是给了他一成的股,苏家负责经营管理,官府这方面负责给提供货源,提供雇工,提供织布的机器,提供厂房,提供订单。

  到今天苏记布行成立,这些已经火速到位,包括那种据说由齐王殿下亲自设计出来的织布机,正在培训的织布工就多达五百人。

  反正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位齐王殿下做事是真的雷厉风行,且不着调……

  “好!”

  喝彩的声音把苏大全的思绪拉回来,却是齐王殿下挥毫泼墨,在苏记布行留下了墨宝。

  这一刻,真是其乐融融,甚至借着这个空,齐王殿下还亲切的与溪山县其他几个商业龙头进行了和蔼的会谈。

  谈什么不重要,但齐王殿下的态度是明显的,他支持商业,且坚持一切按规矩来办事,何况之前还有义释三百卢老爷的美名,齐王仁慈之名,连敌人都闻之落泪,见之伤心。

  一整个上午就这么过去了,李肆婉拒了苏大全设宴邀请,自己回去吃工作餐。

  事情才刚刚开始,哪里敢松懈。

  至于说他这番折腾是为什么?

  简单,为了实业。

  他之前铸造新币,插手金融,虽然有他齐王的名义做信用担保,但终究还是缺点什么。

  所以想来想去,他就搞一个可以承载他这小金融市场的实业出来。

  他最初筛选了二十多种行业,最后选择了棉纺产业。

  原因么,一来,衣食住行,衣排在首位,是基层百姓除了吃饱肚子,有地方住之外,最看重的,也是愿意在上面花钱的。

  而且棉纺产业不仅仅是衣服那么简单,还有更多的延伸。

  二来,鹿城地区已经有小规模的棉花种植,这一点要感谢鹿城卢氏,棉花本是安西崔氏的发家产品,但卢氏也想办法弄过来,搞了一处一千亩的棉花田,主要是给贵人老爷们自己私人订制。

  这不能说卢氏奢侈,而是卢氏自己知道,在棉花产业这方面没法与安西崔氏打对台。

  但是李肆不在乎啊。

  我草,当我封锁大河的投石机李天王是开玩笑的啊!

  迄今为止,因为大河封锁,在平城渡口不敢过来的商船已经多达百余艘。

  当然,李肆已经责成秦琼亲自去交涉了,反正一句话,是交税也好,交接货物也好,随便,我不挑食。

  至于秦琼会不会被宋阀给砍了?

  没事,秦二爷马快刀更快,相信他能杀出一条血路的。

  总之这个暂且不提,光是溪山县三十万人口,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什么,市场还是小?

  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因为李肆要迅速打造出这么一个官营实业出来,就是为新铸造的钱币做背书的。

  我的衣服便宜啊,但只收燕大钱。

  而且,这也能安置至少一千个就业岗位,可以进一步的,加快社会分工,提高产业效率,最终,可以让李肆的阵营能够以较小的人口,爆发出最大的战争潜力。

  但是,我真的不是战争狂人。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