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章 丰收_清穿之天作之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在位期间,水稻亩产能够达到近千斤,这样的功绩,足够被载入史册,只要这良种能够被推广开来,那他便是始无前者帝王。

  有这样的功绩在,他必然是一位被后人称赞的明君。

  除了水稻,还有棉花。

  毕竟戈柔原本的目的便是提高棉花的产量。

  水稻能提高一倍的产量,棉花也几乎差不多,康熙虽然还没看到棉花,但是已然是信了戈柔的话了。

  水稻和棉花都有如此高的产量,归功于两点,一是优良品种,二是好的肥料。

  除了水稻和棉花,其它作物只要用了肥料,也能或多或少的提高产量。

  戈柔把肥料的事说了,随即康熙便明白了,这肥料的重要性。

  不过戈柔还说了另一件事,让康熙有些沉默。

  戈柔说的是:“皇阿玛,儿臣能做到将水稻棉花产量提高至此,这主要归功于儿臣意外从十三行的人手中得到了两袋种子,这里面有棉花种子和水稻种子,都是十三行的人从海外带回来的。

  据那人说,他们当时的商船在海上迷失了方向,飘到了一座小岛上,上面有人生活,他们得到救助后,发现岛上的水稻和棉花长得格外精神,便带了一些回来。

  那人回来后遇了点事,儿臣福晋嫁妆里有个舶来品铺子那个铺子的掌柜的去十三行拿货,阴差阳错,这种子便到了京城,那掌柜的还有几分眼力,便把种子送到儿臣福晋那,福晋有什么都跟儿臣说,儿臣瞧着那些种子,又叫来了懂农事的庄稼人,都说是极好的种子,儿臣这才有心一试。”

  至于肥料,这又是另一个比较“扯”的故事了。

  戈柔说肥料的方子庄子里的人无意间弄出来的,据说是一个小姑娘发现有一处地方的草长得旺盛,经过仔细观察,竟然让她找到了原因,最后才到了戈柔手中。

  当然了,到她手中过程比较波折,也比较有戏剧性,但却都是真的。

  戈柔既然敢这么说,自然都安排好了,就连那个发现肥料的小姑娘都认为肥料是她发现的。

  戈柔说了这么多,甚至连那个小岛都是真实存在的。

  唯一虚假的就是那个小岛上的人,只是那个小岛是胤禛的。

  小岛上的人在康熙在位期间是不会出来的,没人带领的情况下,没意外的情况下,也不会有人再上去。

  一切都经得起查。

  因为太过具有戏剧性,康熙虽然承认这些种子和肥料的作用,但是对戈柔如何得来的过程还是抱有怀疑的。

  待康熙回去后,一方面着手安排推广种子,另一方面也开始在暗中查探这些种子和肥料方子的来源。

  可是无论康熙怎么查探,结果都证明戈柔说的是真的,虽然过程有一些出入,但是这样更显真实了。

  康熙这下彻底没了疑虑。

  与此同时,康熙心里也在感叹,戈柔跟胤禛运气之好。

  就在这时,活佛游历回来,被康熙召进了宫内。

  康熙知道世间大多僧道多是无能之辈,虽有道义,却未有那个真本事,可仍有少数人是有真本事的。

  比如活佛,这是康熙亲自瞧过得。

  活佛见到康熙,不等他开口活佛便道:“贫僧在外游历,发现国运昌盛,实乃大喜。”

  康熙闻言一愣,随即一喜:“活佛说的可是真的?”

  国运啊!

  据传闻说当初的大唐便是顺应国运而生的。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