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4章 去江南_清穿之天作之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不够长远,看不清局势。

  “派人看着点老三的后院,若是冯则义的闺女不老实,敢教唆老三犯蠢,也就不用留了。”

  戈柔不会看不起女人,也不会小瞧女人。

  冯妙儿如今瞧着稚嫩,可是她有野心,容貌确实不错,再加上这些年学了琴棋书画,倒是对老三的胃口。

  老三这人,说蠢也不算蠢,但也没多聪明,就怕他恋爱脑,到时候真做了什么,康熙还有那么多年可活,戈柔都不敢重罚老三。

  “是,主子。”

  康熙口喻下达不过一天,冯妙儿便入了三阿哥的后院,不过是一个庶福晋,说是庶福晋,其实也就是名头好听的格格,连上皇家玉蝶的资格都没有,以后生了孩子另算。

  三阿哥已经是亲王,他的爵位到头了,日后即便冯妙儿生了孩子,顶天的就是一个庶福晋,顶多给个侧福晋的份例,多余的可没有。

  可是凡事事在人为,戈柔可不希望阴沟里翻船。

  冯妙儿去了三阿哥后院,没能激起一点水花,三福晋都不意外,三阿哥这人,时不时会带个女人回来,三福晋已经习惯了。

  她的地位后院没人能够撼动。

  这事过后,康熙便下令启程往江南去了,这才是康熙这次出京的目的。

  江南自古以来便富饶,也就这几年因为海贸之事,通商口岸的府城发展起来了,又因为粮食增产,如今不缺粮食,粮食的价格也下来了许多。

  素有粮仓之称的江南,这边少了许多经济来源。

  这次康熙去江南,一来为了充盈一下自己的后宫,更主要的便是动一动江南的盐商。

  其实大清不缺盐,大清物产丰富,再加上戈柔也提供了一些新的制盐法子,是真的不缺。

  但是由于盐属于朝堂把控的商品,也是百姓的必需品,关键是这东西容易做手脚。

  江南这边的盐,不论是运出去还是运进来,都要走水路。

  水路不太平,这几年朝堂加大对水师的训练,颇有成效,但是这些水师几乎都是海上作战,也是水上作战,但是内陆运输,仍旧遇到许多危险。

  这其中能让盐商做手脚的地方就多了。

  比如遇上一回水上抢劫的,人侥幸逃脱,盐落入水中,这就是一桩桩不清不楚的白账。

  那些盐表面上是融在水中了,可实际上,大部分都成了私盐,高价再被卖给普通百姓。

  这里面的利润,可就高了。

  几倍,十几倍,要是运作得当,便是几十倍的利润。

  古往今来,这运盐的河道里按理来说该成咸的了,可实际上,河里的水就没有咸过。

  康熙作为帝王,也是知道的,历朝历代以来盐政就是让人头疼的问题,每个朝代的帝王都明白其中的问题,可是要说解决,哪里那么容易。

  盐商太有钱了。

  有钱就已经能左右很多事情了。

  从前康熙也不敢乱动盐政,但是这几年,大清的变化太大了,康熙觉得,也不是不可以动一动。

  康熙看到外国的野心后,他也不可能一点想法没有,而且他其实渐渐明明戈柔改革的决心,如今他众多儿子也算齐心,戈柔虽说名气大,但是朝堂上她那个“度”把握的非常好。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