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8章 第 118 章_九零亿万美元保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文雅早上坐地铁,一个陌生女人对着她喊:“是你吗?阿妮娅·张?”

  她紧张的赶紧走开。美国啥人都有,为了引起女演员注意,刺杀总统的都有,谁知道这个女人想干嘛。

  “你爱他吗?你爱他对吗?”

  张文雅紧张的左顾右盼,十分窘迫。

  “kisshim!”陌生女人对她大喊。

  啊,这这!

  美国媒体其实很刻薄,比如汤姆·克鲁斯的澳大利亚妻子妮可·基德曼,媒体说她的一头红发像“澳洲沙尘暴”,说她的肤色太白而不够“健康”,说她到好莱坞后取得的所有成果都是因为丈夫,无端否定她的努力;她要是胖了一点,媒体就会猜测她是不是怀孕了;她要是脸色不好,就会猜测是不是跟丈夫吵架了,“婚姻恐亮红灯”,年年“被离婚”。

  妮可是电影明星,她无法摆脱媒体,这是成为明星的代价。

  同样的事情要是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实际很难承受。光是面对闪光灯就足以让一个准备不足的普通人夺路而逃了。

  张文雅要是没有国内的媒体经验,也应付不来。暑假的新书发布会上,足有数百家媒体参加,声势浩大到主流作家也没有这个排面。她是这两年中国最有名气的畅销书作家,前不久她有了自己的美国经纪人,有几家出版社打电话给她,想要她写一本《我在哈佛上学的日子》的美国版。

  美国人信奉“言论自由”,媒体对明星名人品头论足,下嘴刻薄,群众很容易被媒体影响,而且矛盾的是,虽然美国群众有相当一部分疯狂热爱娱乐明星,但也有同样多的群众不免在内心鄙夷,认为娱乐明星低级趣味,格调不高。

  所以高学历的明星会更受追捧,媒体对他们也比较宽容一点,刻薄话少一点。

  小约翰·肯尼思是媒体的宠儿,但媒体也没有少奚落他,只要他有哪一点做的“不够好”,就会被媒体大肆嘲讽。

  如果能在美国出版实体书,对她在美国媒体和美国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必定有大幅度提高,从“专栏作家”升级到“单行本作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实际上适用全世界,作家也会挨骂,但相对来说会少得多。

  经纪人拿着她的《我在哈佛上学的日子》英文稿去跟几家出版社谈,出版社表示要修改,添加更多的美国内容,还希望她能写自己的家庭,尤其是母女矛盾。

  这不就要跟自传差不多了吗?我到了能写自传的年龄吗?

  张文雅拒绝了。

  出版社又想要她写跟小肯尼思的约会,她大发雷霆对经纪人吼了半天,经纪人便拒绝了这家出版社。

  低级趣味!天天上娱乐版还不够吗?!

  到了《纽约时报》报社,发现很多人对她行注目礼。

  没办法,当看不见吧。

  贝特先生说,她今天就别出去了,去资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