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40章 让宝刹查宝刹,让僧人查僧人!_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大雄宝殿是每座名刹必备,除此之外还有独特的景观,经过那座在阳光下金碧辉煌的殿宇后,众人进入一条植有竹树,古意盎然的石道。

  两旁的僧舍掩映在竹材之间,朴素简单,与殿堂的华美又截然回异,生活在这样一座深幽致远,平和宁静的寺院,确实是美事,而尽头立下的一座悯忠阁,正是当年纪念唐军将士所设。

  吴用来到阁前,郑重行礼,以祭英灵:“悯忠高阁,去天一握!”

  众僧齐齐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在拉满的气氛中,慧开又将吴用引入禅院厢房,奉上茶水:“此乃‘黄芩茶’,请右丞品鉴!”

  吴用品了一口茶水,悠悠点头:“大师用心了,本官实与佛门有缘,此前有高僧南下,敢于赴险,带西军家书入襄阳,劝降西军。”

  慧开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兵戈休止更是功德无量之举!”

  吴用说得委婉,其实就是以僧人为谍细,而慧开也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这在之前的朝代是不太可能的。

  唐朝少林寺的十三棍僧助秦王,属于寺院里面的异类,那个时代的佛门寺院,基本不会参与战事。

  当然少林寺也没办法,王世充要收它的田,与其说是相助大唐,不如说是保护自己的基业,顺带站到大唐一边。

  到了宋朝,佛教对于俗事的参与度越来越深,许多高僧直接加入到战事里面。

  比如著名的熙河开边,就有高僧智缘出动,四处说服青唐吐蕃的部落,对于战局造成相当关键的影响,记录下具体名姓的就有多起,那些没能留下具体姓名的就更多了。

  至于谍细以僧人身份活动,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辽国佛寺已经足够兴盛,还专门派人去北宋这边的五台山出家,学成后“探刺边事”,朝廷立刻下令严查身份,但根本禁绝不了谍细僧人在民间的活动。

  简而言之,经过三次灭佛行动后,佛教这个外来的宗教,才彻底与本土政权达成一个世俗与宗教间的平衡,宗教凌驾于皇权之上是想也别想,超然于外也办不到,既然不纳税徭役,吸民膏血,佛门就得尽心尽力帮统治者服务,双方达成利益交换。

  这都算是不错的了,至少没有分润香火钱,权贵的如数奉还,百姓的三七分成……

  在这样的朝代风气下,辽国的僧人更直接些,只要给好处,我们愿意干脏活!

  吴用也正式进入正题:“大师可听说过明尊教?”

  慧开心中奇怪:“有所耳闻,此教乃淫祭邪祀,为祸世间,幸得燕廷剿灭,令我等黎民能免于灾祸!”

  吴用又问:“金陵天禧寺,大师应该知晓吧?”

  慧开语气谨慎起来:“有所耳闻,无缘一见。”

  吴用微笑:“看来大师也猜到了,金陵天禧寺主持愿成,竟是明尊教贼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