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选择3_浴血荣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中共“一大”代表的命运折射党的艰难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命运充分折射出党的艰难。

  1921年7月,“一大”在上海召开了,13位代表,有多少人能够想到这个党28年以后能夺取全国政权?1921年建党,1949年夺取全国政权,恐怕当时没有人能够想到。如果有人能想到的话,后来还能出现这样的问题吗?

  1923年,陈公博因投靠军阀陈炯明被开除党籍;

  1923年,李达脱党;

  1924年,李汉俊脱党;

  1924年,周佛海脱党;

  1924年,包惠僧脱党;

  1930年,刘仁静被党开除;

  1938年,张国焘被党开除。

  13位党代表,脱党的、被党开除的达7位,超过半数。

  周佛海、陈公博还当了臭名昭著的大汉奸,最后被国民政府判处死刑。①

  ①1946年10月,周佛海被国民党判处死刑,次年被改判无期徒刑,1948年2月卒于南京狱中。

  张国焘叛党,最后到戴笠手下当了一个主任,想办法怎么搞垮共产党。

  我们单从这里面就可以看到党初建时的艰辛和曲折。可是还有,王尽美1925年牺牲,邓恩铭1931年牺牲,何叔衡1935年牺牲,陈潭秋1943年牺牲。

  13名党代表中,脱党的、被党开除的7人,牺牲的4人,加起来是11人,最后党内幸存者仅毛泽东、董必武二人。

  从13位党代表的命运中,你就能看到这个党何其艰难,绝对不像我们今天有些描述――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剩下的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南湖的会议一开完,一轮红日从南湖的红船上冉冉升起,放射光芒,然后一条红飘带,直接从南湖飘到井冈山,飘到延安,飘到天安门,我们就胜利了。

  那是很浪漫的文学式的表达,党的这种艰难,这种艰辛,这种奋斗,没有一条坦途,是一步一步地摸过来、走过来、爬过来的,非常不容易。

  6.陈独秀为何没找到革命的正确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先后有三个试图使中国共产党独立于共产国际的领袖。这三个领袖人物,第一个是陈独秀,第二个是李立三,第三个是毛泽东。三个人都试图使中国共产党独立于共产国际,走一条中国革命自己的独特道路,但是前两个人没有走成。

  首先是陈独秀。

  我们经常讲喜怒哀乐不形于色,陈独秀不是不形于色,而是非常形于色,并且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属于这样的人。陈独秀在大清王朝垮台之后,曾经与友人一起把别人按倒,强行剪人家的辫子,这种行为是很暴烈的。所以他不是很多人想当然描绘出来的――从书斋里走出来,就文文静静,温文尔雅,搞一些理论推演。陈独秀不是这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