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章 狂飙突进4_浴血荣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9.飞将军”黄公略的传奇一生

  黄公略是红军中又一位英年早逝的杰出将领。

  蒋介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把红军看做两股势力,一股称为“朱毛”,即朱德和毛泽东;另外一股称为“彭黄”,就是彭德怀和黄公略。

  “朱毛”红军是中央苏区与江西苏区结合发展起来的,“彭黄”红军是平江起义从湖南拉过来的部队。第一次反“围剿”开始,蒋介石就悬赏5万元缉拿朱德、毛泽东、彭德怀、黄公略这四个人。

  判断共产党中某个人物对蒋介石重要不重要,或者说威胁大还是小,看开价就知道,完全不同。当然谁对他的威胁最大,谁的价钱就开得最高。所以他悬赏朱德、毛泽东、彭德怀、黄公略这四个人开价5万元。而一年之后在上海悬赏缉拿王明,王明当时是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开价仅五百大洋。他凭直觉就能判断出共产党中对他威胁最大的人是谁。

  毫无疑问,黄公略也是我们党早期一位杰出的领导人。毛泽东曾用诗词赞颂过党内一些领导人,“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是赞扬彭德怀的,最为有名。但还有一首诗歌写得更早。1930年7月毛泽东写了一首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中有一句“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众黄公略”,黄公略是毛泽东在诗词中赞赏的第一位红军将领。由此可以想见黄公略在红军中的位置。

  在第一次反“围剿”中,毛泽东写了“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这首词,名叫《渔家傲》。在这次战斗中,黄公略指挥的红三军起了重大作用。红三军正面出击、正面堵截、正面把张辉瓒的十八师全部吸引了,这时候红三军团的彭德怀,红四军的林彪指挥部队两翼夹击全面包围,最后把张辉瓒全部歼灭,活捉了张辉瓒,使蒋介石布置的第一次“围剿”彻底失败了,黄公略同志在此役中贡献巨大。

  第二次反“围剿”,黄公略又继续作出重大贡献,歼灭敌二十八师和第四十七师一个旅大部,特别是黄公略率军突然间几乎是从天而降将阻击战变为伏击战,并且以突然迅猛的行动打乱了敌军的指挥系统。黄公略的这种作战行动给毛泽东留下极深的印象,毛泽东把他称为“飞将军”,就写了《渔家傲?第二次反围剿》,“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在里面飞将军没有点名,实际上指的就是黄公略。

  1931年9月,黄公略在率部转移途中遭到敌人飞机的袭击,身中三弹,重伤抢救不及牺牲了。这一年他33岁。

  毛泽东亲自主持了黄公略的追悼会,在追悼会上毛泽东第三次用自己的笔触写了一副挽联,高度评价了黄公略的一生,那副挽联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