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枪杆子2_浴血荣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蒋介石教会毛泽东

  认识“枪杆子”

  为什么说真正教会毛泽东认识“枪杆子”的是蒋介石?

  有这样几个关键的事件:

  一个是1926年的“三二〇中山舰事件”。

  一个是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蒋介石在共产党人面前把枪杆子的威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时共产党怎么办?一忍再忍,一让再让,对蒋介石的忍让实际上是对实力的忍让,对枪杆子的忍让。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不久,我们党的主要负责人总书记陈独秀十分悲痛地说,我们一年余的忍耐、迁就、让步,不但是一场幻想,而且变成了他屠杀共产党的代价。这个“他”指的就是蒋介石。

  毛泽东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背叛革命之后,自己描述自己“心境苍凉,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这种无奈,是共产党人对枪杆子的深刻认识,没有枪杆子,在枪杆子威逼面前,除了后退,除了让步,除了缴枪,除了把性命赔上去,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到了党的八七会议,中国共产党决定武装反抗,从此才真正找到了一条武装斗争的道路。毛泽东在发言里面讲:从前我们骂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就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事运动。蒋介石、唐生智都是枪杆子起家的,我们独不怪,现在虽已注意,但仍无坚决的概念,比如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湖南这次失败可以说完全由于书生主观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需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泽东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关键来源就是他这句话: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泽东剖析了中国红色政权客观存在的条件后提出,我们的主观还要加上这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才是构成一个完整形态的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最终找到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那么工农为什么能武装割据?因为白色政权之间的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那么怎么样实现农村包围城市?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蒋介石从反面教会了共产党人认识枪杆子,他使共产党人认识到必须建立自己的工农武装。

  我们的政权不仅需要主义,需要人民群众的拥护,需要对中国社会特质的了解,我们还需要武装起来,就像斯大林曾经有过一段描述:“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这是一系列历史人物对中国革命的破解,其中毛泽东同志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至关重要。

  19.孙中山是否曾选定

  蒋介石作为接班人

  毛泽东不是共产国际选定的领导人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