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6章 瘦马计划(一)_乾隆四十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6章瘦马计划(一)

  从上海出发后,赵新他们乘坐的沙船一路北上。到了第三日一早,船已过了南运河的超和闸,驶出了丹阳县界。

  蔡嘉树父子和童志璘的人头被鲁寿山和潘秀成用船上的生石灰腌了,装在油布袋里,准备到了扬州后祭奠。赵新等现代人对古人这种用死人头祭奠亡灵的做法实在接受不了。不过想到可怜的徐家兄弟和沈璇的遭遇,也不好出言阻止;只希望这袋子里的东西半道上别臭了就行。

  话说把人头作为祭品,在远古就已经出现。自秦汉以后,才开始禁止民间拿活人祭祀。但是,封建律法就那么回事,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所以虽然禁止民间这么干,统治者却依然可以冠冕堂皇地拿活人当祭品。

  比如明朝出师前的杀人祭祀,就是一种典型的军队仪式。其间一整套行为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杀人那么简单;里面有很大程度上的道德惩戒意味。古人相信,人的头颅是精魂的所在,可以通神。用仇人的头祭奠亡灵,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泄仇恨。

  此时沙船刚刚驶过永宁桥,沈敬丹对甲板上观赏风景的赵新等人道:“诸位,现在咱们已经到了镇江府。等前面过了扬子江,就进入扬州地界了。”

  “总算块到了!”赵新等人对这个时代出行工具的速度极为不适应。后世从上海到扬州,高铁三个小时就到了。现在坐船彻夜不停还要花三天多时间,实在是够熬人的!

  刘思婷这时看到船头右前侧的小山上有一座十分高大的宝塔,于是对沈敬丹问道:“沈老板,那是什么地方啊?”

  沈敬丹答道:“哦,那是积善寺。”

  “那里供的是唐朝死守睢阳的张巡。我听家里老人讲,以前每年一到端午节的时候,都天庙里都有庙会,听老人们说可热闹了。”吴思宇兴奋的对众人解释道。

  沈敬丹和老黄听到这话,不禁对视一眼。都天庙是什么鬼?那里明明是叫积善寺啊!不过积善寺的确到了每年端午都有庙会;十里八乡,甚至连上海、苏州都有商人来庙会上兜售商品。

  吴思宇还不知道自己说漏嘴了。这座积善寺直到咸丰年间,里面供奉的张巡被咸丰追加为“都天大帝“后,这里才改名叫都天庙。

  沈敬丹于是向吴思宇一拱手问道:“敢问吴大.哦不,吴壮士祖上是扬州人?何时离开去了海外的?”

  “这个.明末,明末。”吴思宇讪讪道。

  “那是否还记得家在扬州何处?”

  “哎,这个.记不清了。”吴思宇的家就在后世的扬州汽车东站。可放在十八世纪,那就是妥妥的农村。吴思宇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家的小区位置在清代叫什么。

  此后沙船一路向北,过了运河大闸进入扬子江后,为了避开拥挤的南运河河道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