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一章 飞机诞生_清末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专用,唯一的缺点就是功率比较低,但也够用了。

  中华科研部立刻买下这款发动机的专利,并从材料上进行改进,终于制造出了功率为125马力的发动机,飞机的外形早就设计好,要做的就是将发动机装上就可以了。

  刘峰提供的图纸是前世世界德国的福克三翼战斗机,这种战斗机在一战中并不是最好的,因为最优秀的是英国的骆驼双翼飞机,但这种飞机灵敏度非常高,容易失控,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华有些困难,所以就采用了稳定性非常好的福克战斗机,其三翼可以提供更大的升空面积,即使折断一两只机翼也能继续飞行,外形自不用说过,刘峰前世就有这款飞机的模型。这种三翼飞机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了支柱支撑机翼,取消了纷乱的钢丝,其支柱拥有一定的变形量,安全性大大提高。

  眼前这架飞机已经是飞龙三号了,至于一号和二号都已经坠毁,为此还牺牲了一位优秀的试飞员。米,米,米,米,米,米,自重410公斤。新型飞机使用了整流罩,整流罩就是至于飞机外部的突出光滑的结构,用来减小空气阻力。目前一中华现在的水平还无法做出整体的整流罩,只做出了三部分,一部分是螺旋桨整流罩,就是螺旋桨上安装一个空心的子弹头,直径正好可以将发动机挡住,可以减少对机舱的阻力,然后发动机外面是椭圆形的整流罩,不光可以减少空气阻力,还能保护发动机设备。还有一块放在的机腹,整流罩为铝合金,这三部分不用承重,使用低强度的铝合金即可,剩下的机身和机翼骨架就用蒙皮包裹。机身骨架也是轻木,木板拼接为高强度胶水粘合,连接部位用铆钉,总支架用空心高强度钢管焊接而成,飞机尾部由一个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构成,实现爬升和转弯,至于可以翻滚的副翼只能交给更新的型号了。飞龙三号是单发战斗机,由于它是一战后期的型号,可以爬升很高的高度,速度也够快,飞行员需要承受高寒和稀薄的空气,为了发生意外,飞龙三号上多了一个封闭的驾驶舱,为椭圆窗格造型,使用10mm厚的玻璃,这样做虽然给飞行员一定保护,但视野受限,不及老式的“敞篷”,但泡形舱罩还未开发,只能将其设计为可滑动式,低空低速时可以驾驶舱敞开,这个驾驶舱玻璃罩增添了四十公斤的载重。

  另外,飞龙一号是战斗机,武器自然少不了,其系统也是一步到位,安装两挺改进后的重机枪,这种机枪和德国最新研制的通用机枪差不多,也有一个水冷套筒,口径为14mm,使用装在大型供弹盒里的400发弹链供弹,机枪安装在发动整流罩两侧,是联动的,为了避免射击到螺旋桨加装了一个与螺旋桨同步的协调器,这是一个并不复杂却十分精巧的一个小机关,它是一个小突轮,但要射击时打开突轮开关,突轮与螺旋桨上的一个装置咬合,可以与螺旋桨同轴运动,突轮与一个随动杆连接,随动杆又与两个ding杆连接,ding杆分别连接两个前后扳机,按动后面的射击扳机时就会带动前面的扳机,此时突轮每次抬起随动杆时就可以错开螺旋桨的缝隙,从而“多路而出”,除了不会打到螺旋桨还剩保证射击精度。

  这个机关原理虽然简单,但刘峰没见过实物,全靠科研人员研制,据黄志文介绍,他们攻克这个难题足足花了半年时间。

  清末之帝国崛起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