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七章 电灯实验_清末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炭丝可以维持20个小时。此时,科研所的其他部门送来了一批玻璃泡,他们开始在玻璃泡内做真空实验。炭丝在真空状态下可以避免氧化而被点亮的时间更长。虽然刘峰已经给他们了捷径,比如提供最好的竹炭丝,当世最好的真空器,但要攻克的难题还很多,如现在的真空器无法令灯泡做到完全真空状态,还要解决灯泡的焊封,架设灯丝架等问题。不过这已经让薛、于二人欣喜若狂了,因为其中一只灯泡已经点了26天还未熄灭。只要上述一些技术难题攻克,电灯即将面世。

  刘峰接到电灯初步成功的消息激动无比,在自己的影响下,人类终于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他可是要电灯的终极状态,也就是钨丝电灯泡,为此刘峰召集了中外相关的工程人员解决钨丝细化问题。

  又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普鲁士船队终于抵达广州,他们带着第一批订单上的东西返回了普鲁士,俾斯麦也跟着船队离开,临走之前还亲自主持了普鲁士大使馆的落成仪式。

  西门子被暂时留了下来,他已经了解到眼前这个国度比普鲁士不知大了多少倍,而且这里的督军亲自表示将一半的电报铺设业务交给西门子公司,并且还先付了50万马克的定金,让他惊喜万分。西门子决定就在广州开设分厂,而且要亲自监督。

  当然,刘峰看中的一方面是西门子公司旗下的先进的电报业务,还有他手中的另外两项专利,一个是电镀技术和在不久的未来他们发明的的平炉炼钢技术。

  电镀技术是一种利用电解的原理在导体镀上一层金属的方法,可以增强金属的耐腐蚀、耐磨损、耐热等性能。西门子发明电镀技术的初衷是用于镀金、镀银等装饰用,但刘峰知道电镀技术可以用在军事上,其中一项的最大的用途就是镀铬,在枪管、炮管内镀上一层铬金属,可以大大提高其寿命。平炉炼钢技术可以利用高温回热炉将铁砂直接冶炼成钢,生产效率将大大增强,是炼钢技术的革新。

  由于刘峰的对西门子公司的照顾,西门子也投桃报李,将还未受到重视的电镀专利仅仅以1000马克的价格出售,而且亲自指导广州的工程师掌握这项技术。

  刘峰当然不客气,没过多久就开始在用于炮管之上。此法果然神奇,炮管寿命直接提高了已被不止,为即将出现的铜带炮弹打下了基础。

  时间很快进入1865年,整个江南地区已经基本稳定。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清廷也在江南地区煽动了几次叛乱,这些叛乱分子全是不满刘峰土地政策的地主阶级,还有对清廷死忠分子,不过他们没有了群众基础,很快就被扑灭。

  由于北方的反清运动愈演愈烈,清廷已经感受到莫大的危急,他们再一次在满蒙二族征召了十万人,布置在直隶地区,巩固京城防御。

  英法二国也没有闲着,他们从加拿大、澳大利亚抽调两个步兵师一万两千余人进驻天津,当然,这些人的军费全部由清廷承担。另外,二国还加强在日本的驻军,并驻扎了一支强大的舰队。目的很明显,就是帮助清廷与革命军死扛到底。

  清末之帝国崛起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