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二十七章 挺进英帕尔_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者所讨论的不在是该计划的可行性,而是如何将此计划实施处于完善中。

  最后计划决定由后勤部萧国栋组织大量的车队通过龙陵、密支那向曼德勒转运所谓的物资,陈纳德将军则使用仅存的油料组织几次规模适当的空投补给,第四轻装师不惜一切代价在抵达英帕尔后向加尔各答攻击前进,而与此同时郑洞国所指挥的中国远征军第三机械化军所属四个师配合常天放的坦克部队全线向日军发起战役反攻。

  就在中国征积极部署之际,印度腹地加尔各答的英国人的日子可就十分难过了,少量得以逃到城东的英印部队中的印度部队被中国远征军常天放所部装甲部队强行解除了武装。

  英国人对此表示出了万分的愤怒,是被解除武装的印度部队的官兵却十分高兴,这些印度官兵并不愿意与他们的同胞作战,尤其是和包斯所指挥的印度国民军作战。

  得一提的是那些叛乱的英印部队中的印度官兵,一旦更换了国民军浅绿色的军服后,立刻摇身一变,变得异常勇敢,尤其对上英印部队时,这些印度伪军往往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加尔各答西城事件后,包斯所指挥的国民军已经由五个师变为了四个军,除了一个军继续留在加尔各答协助日军攻城外,其余的三个军兵分两路向印度腹地进军。

  印度的战局烂的程已经超过了蒙巴顿甚至丘吉尔的预计,对于印度殖民地军事上的失败,远在英伦的政治家们想到的更多是如何替自己开脱。

  往日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巴顿勋爵此刻可谓是精神萎靡,由于英印第二十步兵师等部队的叛变,让蒙巴顿所指挥的第团军和第15集团军的主力部队遭遇了空前未有的巨大损失。

  英印部队先后经历了英帕尔和加尔各答二次战役的巨大损失,蒙巴顿已经意识到了他所指挥的英军驻印的主力部队已经遭到了重创,加尔各答的英印部队叛乱更让印度的英印主力部队彻底的失去了战役组织能力,退回加尔各答东城的英印部队不足万人,斯德鲁尔上校,亨利威廉准将等十一名高级军官和十六万官兵成为日军的俘虏,还有有数万部队自行溃散。

  印度战场这一巨大的军事失利让远在英伦的丘吉尔首相感觉无比的苦涩,自1939年以来,英军在北非、在亚洲、在欧洲一直处于连续的失利,虽然有美国全力的物资、武器的支援,消耗的武器装备可以补充,但是损失精锐部队却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够弥补的。

  然而,越是怕什么就越会出现什么!加尔各答的巨大失利被英美媒体比喻成自敦刻尔克之后最大一次军事失败,就连一向被主流媒体标榜成为胜利的敦刻尔克都因为加尔各答的失败而被蒙上失败的阴影,丘吉尔可谓气极一时。

  蒙巴顿作为东南亚盟军最高司令长官,自然要为加尔各答的失败负全责,此刻身处加尔各答的蒙巴顿自此已经顾不得什么绅士风度了,他将全部的希望寄托于中国远征军驻印军身上,之前看着十分讨厌的郑洞国、廖耀湘、孙立人、常天放等人此刻无比的可爱和顺眼。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