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7章 走向和平五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看华夏现在和英国人在高原地区交战激烈,但双方的交易却是一点没有少。

  德奥空军优势的时间不多了,虽然华夏依旧死死的保着铝合金的制造技术,但英法还是凭借底蕴研发出性能相近的铝合金。

  毕竟铝合金制造的难度不大,主要的难点是合金的比例,只要分析成分然后大量实验总会有突破和成果。

  有了华夏提供的战机,英法可以很快仿制出性能相差不大的战机重新夺回制空权甚至压住德奥一头。

  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好在华夏和德奥达成了战机制造技术转让的合同,将设计图纸和制造的技术全部交给德奥。

  匈牙利平原有着储量丰富的铝合金,同盟国的空军未来的生产基地已经开始建设厂房。

  然而在1917年1月中旬,又一件对同盟国不利的事情出现了。

  奥斯曼帝国出现了叛乱,驻扎在大马士革的二十几万奥斯曼军队成功被英法策反,土耳其青年党再次崛起,而这一次他们将要做的是彻底推翻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内乱,苏丹不得不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平定叛军上面,但有着英法支持武器和补给的叛军并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开战以来大量的伤亡,同盟国允诺的利益一直迟迟无法兑现,税赋加重、民生疲敝的奥斯曼本就问题重重,现在爆发叛乱可以说是运气极好了。

  英法出招策反了大马士革的奥斯曼守军,自然不只是削弱奥斯曼,目的赫然是开战以来堪称同盟国生命线的巴格达铁路。

  从大马士革到华夏控制区之外的摩苏尔不过三百公里,英法为此还极为大方援助了他们数百辆汽车作为载具。

  奥斯曼也不是不知道轻重缓急,巴格达铁路对于德奥固然重要,对于工业落后的奥斯曼来说更为重要。

  为了保护巴格达铁路,奥斯曼果断的放弃了哈塔伊以南的大部分防区,将其拱手送给叛军,转而将这些兵力布置在铁路沿线。

  这些对于华夏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但比起二月3号到来的消息,这些都是无关痛痒的小问题。

  二月3日,在双方经过激烈交战后,英国的印度军队无法击破华夏的防御反而死伤惨重。

  英法也对于华夏一直拉偏架很是不满,为了给华夏一个教训,英法牵头拉上白头鹰、日本、暹罗、伊浪、阿福汗组建了一个等同于包围网的组织。

  虽然现在并未明面上组建,但华夏的情报部门已经将这个组织组建的主要内容传回国内。

  这个被华夏称之为“返华包围网”的组织规定:缔约国相约互通关于华夏的所有情报,并紧密合作,设置常设委员会,协商处理返华事宜。

  最为重要规定是缔约国成员不得对华夏出售任何科研技术专利,对华夏实现技术层面的封锁,甚至白头鹰还强行逼迫墨西哥官方取缔华夏皇室在墨西哥湾的石油公司。

  可惜墨西哥官方不敢得罪华夏,只能拉出法律保护这些财产为由拒绝,反手还嘲讽白头鹰自己法律规定的内容形同虚设。

  但随后墨西哥就向华夏驻墨西哥的外交公使求援,希望华夏可以保证墨西哥的利益。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