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章遗世独立佳公子_大晋风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确认没有被跟踪后,他们才回到客栈。

  两笼曼头分了分,大家也就尝个鲜,这东西此时还属于比较昂贵的食品。

  在祖逍的认知中,花大价钱买两笼肉包子,是真的不划算,还不如在路边吃碗羊肉汤饼舒服。

  值得一提的是,刘曜下令禁止了吃牛肉,这做法在中原文明由来已久,但对于以牛羊肉为主的匈奴人来说,确实很不习惯。

  刘曜这一支人是冒顿单于的后裔,当年西汉初年,冒顿单于娶了汉庭公主,所以其中一脉便改为姓刘。

  这支人一直倾向于汉国文化,对儒家思想的接受度比较高。

  刘渊称帝的时候,打的旗号更是“兄终弟绍”,自承是汉室正统,国号亦为汉,还追尊刘阿斗为孝怀皇帝,重立汉室宗庙。

  到了刘曜称帝的时候,认为根基已稳,且国内匈奴人更多,再打汉室旗号反而不妥。

  于是才改国号为“赵”,自诩为上帝,奉冒顿单于为天,这使得匈奴五部尽皆来归,意义重大。

  但在国策上,刘曜还是采取了胡汉分治,推崇儒学,让百姓改游牧为农耕,实行赋税制。

  只是因为局势不稳,东边有石勒自立为王,西部诸多胡族虎视眈眈,南面又是东晋朝廷。

  所以连年征战,根本就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发展经济,完善国家制度。

  在长安待了几天,以祖逍对此地的观察,前赵的各项政策都属于半吊子,既不全面,又没有彻底执行。

  加上各名族混杂在一起,风俗习惯等等差异巨大,时常引起冲突。

  就这么几天,他已经在街上看到不下于十几起的纠纷了,可见民族矛盾尖锐。

  祖逍一直在思考,假如把他代入到刘曜的位置上,又该如何做,才能解决这些社会隐患呢。

  还没等他想明白,便有侍卫来报告,出门去看碑文的王羲之,又遇到麻烦了。

  不过这回还真不怪他,只是恰好碰到了呼延赞,估计这厮早就发现自己上当了,因此憋着一口气,想要找回来。

  以逸少那脾气,宁死不受辱,嘴一张,还不得把呼延赞怼得飞起来。

  祖逍怕事情扩大,以最快的速度赶了过去,却发现情况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糟糕。

  两边正在撸起袖子吵架,羲之一人舌战群儒,反而斗志昂扬,对方虽然气势汹汹,似乎也没有要动手的意思。

  “此乃吾太学祭酒之字,端正雅丽,颇有富贵之风。岂是尔等穷酸识得?”

  “光是嘴上逞凶有何厉害,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等也开开眼界。”

  ……

  魏晋之时特别流行立碑著说,且佛道盛行,凡寺庙之中都有许多碑文,其中不乏优秀者。

  这几天王羲之除了去看他心心念念的李斯碑,曹喜碑之外,也顺便去各大寺院,观看近代碑文。

  听这口气,想必是他毒舌点评了前赵太学祭酒的字,呼延赞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