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眼镜_穿书后我成了锦鲤影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支视频来得太凑巧,所有的问题都很寻常,但放在这样的境况下,无端就有了别的味道。

  从池重乔出道开始,就一直和演技派三个字挂钩。他在大众眼中就是个实力派,天然地与众多小鲜肉划开界限。

  在这个明星穿件什么衣服都能上热搜的年代,池重乔百分之九十的热搜要“惊心动魄”得多,他不是在被黑,就是在被黑的路上。

  演《母仪天下》,被黑过爷新和被包/养。

  演《校草校花》,最开始被吐槽演了烂片。

  参加一个真人秀,中间还被泼了一盆人品不佳的黑水。

  参演《无形之罪》更惨了,被网嘲没作品,没资历。

  这么一盘点,这位年纪轻轻的“小鲜肉”能被大众记住的角色居然还挺多。正如葛方御所说,一个演员的本职工作就是表现角色,演了很多男配就应该被嘲笑吗?难道池重乔没有尽心尽力地为观众呈现角色吗?

  曾经疯狂刷屏的少年将军慕言,现在还能回想起对方一身冷甲的模样;

  面瘫又逗趣的校草,执笔写下“你我少年,未来可期”的一幕被多少人奉为教科书式的演技;

  看似优雅实则令人毛骨悚然的商棠,这样复杂的人物仍然被有层次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这些角色在仍旧鲜明地存在人的记忆中,一旦给予一点刺激,立刻就能记起来,并回想起自己曾经有多么喜爱这个角色。

  有很多不追星,只是享受影视作品的人群大多上了年纪,他们虽然还逛社交平台,但已经不像年轻人那样热衷。他们会对某个角色印象深刻,但不会记得角色的扮演者是谁,他们只会在下一次看到这个演员时惊呼:“这不是那谁谁吗?演过那个小将军还是校草来着……”

  这次持续几天的热搜让这些人突然将几个角色串起来,最后定格成一个真实的演员形象。于是池重乔在他们眼中不再是“小将军”“校草”“商棠”,而是“池重乔”。

  有更多人知道“池重乔”,这种知道不再是轻飘飘的微弱存在感,而是能与诸多备受喜爱的角色相联系的深刻印象。

  当这种联系建立并且加深时,人对于角色的喜爱就转移到了演员身上,哪怕这种喜爱不足以让他们成为粉丝,可内心就保持了偏向和好感。

  多少演员就是一个角色红起来的?这有什么值得嘲讽?更何况池重乔还有一部某酱评分的电影,就这一部电影,就足以排上今年电影圈的最顶流。

  可为什么他还是被黑呢?

  大众自动找到了答案——红得太快,也太有能力,反而被酸。

  有了这样的答案,大众看待池重乔的目光,在欣赏的同时就带上了心疼——你说多好一个娃,怎么就那么可怜呢?

  在同情以及好奇的趋势下,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关注了池重乔。黑粉一点好处都没讨到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