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九章 镰计划_狙击南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夏君臣们似乎忘记了,北宋的黄河天险,并没能挡住金人的铁蹄踏冰而来;南宋的长江天堑,也并未能拦住敌寇“搜山检海”。那么,一片数百里的戈壁沙漠,就能阻挡华军的步伐吗?

  岳飞的回答是——不能!

  这片被西夏视为绝对安全的大后方,即将被一头来自中原的猛虎,带着一群虎狼之师,背负着百年之耻(宋夏之战,宋朝败多胜少),悍然闯入。

  千里大迂回,避开密如蛛网的东、南两线堡砦,采取中线穿插的掏心战术,直取中宫,一战定乾坤。

  这,就是狄烈与总参谋部制定的倾夏战略。狄烈与总参,总揽天下战局,从无数张地形图、沙盘、反复兵棋推演中,找到这个死穴。而正在宁边州前线的岳飞,则从当前所处的战线,敏锐觉察出打破僵局的突破口。

  一从全局,一从局部,剑指敌腹,不谋而合。

  宋夏相争百年,之所以从没考虑过从这里寻求突破口,除了牵涉到辽国,难以逾越边境之外,更重要的是,宋军没有沙漠作战的勇气与经验,甚至可能连这方面的念头都没动过。

  而对华天子与他的总参谋部而言,与敌作战,那是三百六十度循环无死角,有缝要钻,没缝撬条缝也要钻。

  当总战略制定后,总参谋部出动六十余名参谋,进行长达一个月的兵棋推演,推演的主题只有一个——需要多少兵力,多少物资,多少时间,采取何种行军方式,走哪条线路,才能安全穿越六百里戈壁沙漠,抵达黄河之滨。

  这条八百里奔袭之路,最艰难的,就是前面六百里那一段,走过这一段,就是胜利。

  华军想要成功穿越这条死亡之路,最关键的,第一是后勤;第二是后勤;第三,还是后勤。狄烈对此行动的要求是:兵少一点没关系;盔甲薄一点没关系;弹药少一点没关系;甚至不带排炮、飞弹器都没关系……只要一点,粮食、清水,一定要带足。只要将一支军队,象钉子一样牢牢锲在贺兰山下,就是胜利!

  元旦(唐宋时指春节)刚过,兵部急召车骑将军岳飞前来长安,供华天子垂询问策,同时与总参诸参谋就此次军事行动深入探讨磨合。最后在岳飞的极力争取下,确定由一个师,即第十二师来执行这项转进千里的掏心行动。

  上元节刚过,岳飞探视母亲幼子之后,即将返回前线。

  临行前,狄烈召见岳飞,给了他一件沙漠行军的利器——军用自动机械夜光表,自带指北针。当上皇帝之后,这块表对狄烈的用处已经不大了,相信岳飞有了这个好东西。会给大军在沙漠行军,减少许多麻烦,并指引着他与他的军队,循正确的路线胜利抵达彼岸。

  狄烈对岳飞只有一个指示“东、南线作战诸师,乃是与人斗;第十二师,则是与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