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5 资本家嘴脸_大宋有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从延安府送来的,送礼人自称学生沈括。

  礼物装在两个大瓮中,还用泥土封了口。所有人都以为是酒,但是当封口被打开之后,全捂着鼻子躲了。味道很不好闻、模样也不好看,黑褐色的粘稠粥状物还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儿。

  石油!跟着大瓮来的还有一封沈括的亲笔信,开头全是问候的客套废话,翻篇才言之有物。先是对驸马在延州附近建立乌金行的建议予以了肯定,又说了一大堆困难,中心思想就是一句话:心有余而力不足矣,没钱!

  沈括的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和洪涛的湟州经略安抚使真没法比,所有大笔的财政收入、支出都要经过朝廷点头。

  其实就算朝廷不限制,他也拿不出那么多钱去建设工业基地。在洪涛眼中不值一提的钱物,到了绝大部分人眼中都是一笔非常非常巨大的开支,不是敢不敢花的问题,而是从哪儿来。

  信的最后才是洪涛最关心的问题,石油。

  这个词儿当初从沈括嘴里蹦出来时照实吓了洪涛一跳,仔细询问后才得知,世界上第一个给石油命名的很可能就是这位沈全才。

  他刚到延州上任时经常去各地巡视体察民情,发现延川县一代的居民经常用一种黑褐色的油脂烧火做饭、点灯取暖。当地人把这种从地下开挖出来的液体称作石漆、石脂。

  沈括也是个好奇宝宝,看到啥不明白的事物都要亲自试试。其实这就是科学家最基本的素质:先要有好奇心、再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经过亲自试验,沈括发现这种液体确实很容易燃烧,且热量还挺大,唯一的缺点就是烟太大,很不适合在市内点燃。当地居民是穷的没办法,也顾不上烟熏了。

  可能出于文人的通病,沈括觉得当地人给取的名字太俗,于是重新命名了一下,称之为石油。可是洪涛怎么琢磨也没感觉出来石油比石脂高明在哪儿,听着都挺俗的啊。

  那石油有啥用呢?沈括不愧是个科研天才,仅仅看了、试了还不满足,又开始琢磨该如何利用石油为人类造福。不知道试验了多久,还真找到了一个很实际的用途,油烟!

  石油燃烧时浓烟滚滚,被它熏燎过的东西无一不是黑漆漆的,上面会沾着一层黑灰。沈括是个文人,比洪涛这个假文人纯粹的多,他头一个想起来的就是文人三宝之一的墨。

  原本墨是用松枝燃烧之后刮取松烟为原料,既然石油的烟雾这么大、黑灰这么多,能不能代替松枝制墨呢?

  事实证明必须能,还特别好。在这封信的结尾,沈括就比较隐晦的提出了一个小请求。他想和驸马借点钱,然后在延州弄个作坊,专门生产用石油油烟为基础原料的墨,然后又起了个名字,石墨!

  “我艹地雷!你起名的本事好像比大爷我要狠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