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使节 · 如果战败_易中天中华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国外交官的一席话,陈国没准就灭了,后来的郑国也不会有好下场。

  这位楚国外交官,叫申叔时。

  楚庄王进攻陈国的时候,申叔时正好出使齐国。使命完成后,照例要回国复命。但申叔时述职完毕,便立即退下,什么都不再说。庄王奇怪,让人叫住他问:寡人凯旋,众人皆贺,只有你一言不发,什么意思?

  申叔时问:可以陈述理由吗?

  庄王说:当然可以。

  申叔时就说,一个人牵了牛去践踏别人的田地,当然有罪。但如果把他的牛也没收,惩罚就太重了。诸侯追随大王,是要讨伐乱臣贼子。如果顺手牵羊,把陈国也变成楚县,岂非贪小便宜?

  庄王问:把陈国还给他们,可以吗?

  申叔时说:我们这帮小人平时就有句口头禅,叫“还回去总比不还好”。

  于是楚庄王让陈复国。[16]

  [16]事见《左传·宣公十一年》。

  如此看来,当年的叔詹和烛之武,堪称功莫大焉。事实上,没有烛之武,秦国不会撤兵;没有叔詹,晋国也不会罢手。不难想象,晋文公作出最后决策时,叔詹的影子一定在他眼前挥之不去。是的,政治也好,外交也好,战争也好,都是为了国家利益。因此,真起作用的,一定是利,秦穆公可以证明;但感人至深的,则一定是义,晋文公可以证明。

  那么,楚灵王之灭蔡呢?

  没人看好。事件发生前,晋国的政治家叔向,郑国的政治家子产,就断言蔡国必亡,楚灵王也不会有好下场。他们的意见也很一致:蔡灵公有罪,所以上天要借楚人之手灭了他。楚灵王多行不义,所以上天要用灭亡蔡国来加重他的罪孽。这种观点,很有点像西方人的说法:上帝要他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周景王手下一位名叫苌弘的大夫,更是从星相学的角度作了解释。苌弘说,蔡灵公弑君那年,岁星在营室。至今十三年,岁星又在营室。所以蔡灵公必遭报应。楚灵王弑君那年,岁星在大梁。两年后,岁星又会在大梁。距离楚灵王弑君,也是十三年。所以两年后,楚灵王必遭报应,蔡国则会起死回生。[17]

  [17]语见《左传·昭公十一年》。岁星就是木星。营室,即二十八宿的室宿,有两颗星,即飞马座的α和β。大梁,为十二星次之一,相当于黄道十二宫的金牛宫。

  事实证明,叔向、子产和苌弘的预测都没错。公元前529年,楚国内乱,灵王自杀,蔡人复国。一切都准时准点,分秒不差。[18]

  [18]事见《左传·昭公十三年》。

  奇怪!这世界上,难道真有天意?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