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8章 无法逾越的屏障_帝国苍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军将美制155毫米和203毫米重型榴弹炮置于地铁隧道内,通过隐蔽发射口对外射击,加上使用小型车辆搭载火箭炮的德军机动炮兵,不分昼夜地压制苏军部队并封锁河道。

  咬住了苏军的鼻子,还得要抵住苏军的拳头。经过长期战争的积累。苏军逐步摸索出一套行而有效的城市攻坚战术,勇敢老练的步兵和得心应手的近战武器,皮糙肉厚的重型坦克和火力凶猛的重型突击炮都堪称法宝。此次围攻汉堡。苏军尽遣主力,以步兵和两栖战车渡河之后,笨重而结实的is2、is3、is4型坦克很快借助浮桥驶抵桥头堡,而被老兵们称为“斯大林铁拳”的isu122和isu152重型突击炮亦从河畔向对岸目标实施直射,重磅高爆弹能够穿透浑厚的钢筋混凝土墙,摧垮德军的防线工事。不过,战争是武器技术发展的天然催化剂,许多几近完美的武器都难逃落伍的命运,以第三帝国的“末日技术”结合美帝的工业产能,大量新型武器成为德军官兵对付苏联人的有效工具。一套总重公斤的x9型线导反坦克火箭。两名接受一周专门训练的德军步兵,就有机会干掉一辆耗费5万工时和四十多吨金属的苏军重型坦克,然后钻入废墟逃之夭夭。在苏联空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德军继续着独特的机动炮兵发展思路,各种轮式越野车成为反坦克或防空火箭武器的载具,它们身手敏捷、神出鬼没。虽然第一代制导武器的精准度还有待提高,但低廉的成本和充裕的数量极大弥补了这种不足,使得苏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比二战乃至三战时期大得多的代价。

  1951年4月9日,德国,亚琛

  这座毗邻荷兰和比利时边境的德国城市是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和工业生产、贸易集散、交通运输中心,第二次苏德战争爆发以来,数以百万吨计的军用物资在人道救援的幌子下经由亚琛入境,这里也因此成为苏军轰炸的重要目标。由于距离边境仅有几公里,传统轰炸手段的精度根本无法避免误炸事件的发生,苏军炸弹时常落入荷兰、比利时境内,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两国政府也相继动员民众撤离边境地区。在西方盟国的政治影响下,大多数欧洲国家明显倾向于支持德国,荷兰和比利时亦不例外,因而在许多国际场合,人们总能够听到两国代表控诉苏军的残暴行径,那些照片和影像也是指证苏军误炸的有力依据,从而让苏联政府背负额外的外交压力。基于这种负面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加之德军不断增强亚琛等地的防空力量,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新型防空导弹亦使苏军的轰炸损失率不断攀升,苏军统帅部无奈减低了对亚琛等边境城市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