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八章:制造出口腾飞之年_大国贸易,从海上行商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没想过。

  伟中:“那这个呢?”

  “不是,这是酒店的,也是租的。”

  “哦。”

  伟中又是傻傻点头。

  可转瞬,又觉得不对?

  “什么酒店?这种档次的林肯Town?”

  林岭东:“当然是南海酒店了。”

  “真的假的?”伟中都还是难以置信:“大哥,你住南海酒店?你有什么资格?”

  林岭东笑道:“其实没你们想的那么复杂,只要是个港商的身份都可以去住,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么大个酒店他不营业么?”

  “这样啊?”

  三兄妹变得很兴奋。

  “我们也可以吗?”

  林岭东:“这不是正在去么?”

  采薇又问:“那肯定很贵吧?”

  “还可以吧,也不算贵,不讨论这个了,你们的情况怎么样?”

  伟中面色黯然:“还好吧,反正就那么回事,挣多挣少,跟我们也没什么关系。”

  林岭东微微点头,这群兄妹的处境,他自然清楚。

  村子里企业是多,到现在为止,大大小小7家工厂,可叔叔伯伯们身体还好,主事的还是他们父亲一辈,第二代中坚掌权。

  小辈这一块儿,除非是特别出色,否则没什么机会。

  “橡胶工厂呢,经营得怎么样?”林岭东问。

  伟中一股子酸味儿,言语间,也不无点埋怨的意味。

  “赚翻了,这两年行情越来越好,中山和荔湾那边到处都是电线厂,平方以下的铜线政策放开了,现在民营的可以搞,一下子冒出来好多厂家,动不动就投资几百万进去,有多少胶都不够他们用的。”

  伟东也接口道:“现在出口的政策也变了,铜缆归为了加工制成品,正府也鼓励出口,有很多曰本商人过来,平方和平方的缆线都卖疯了。”

  讲完,还看了林岭东一眼。

  “还是挺可惜的。”

  言下之意,要不是林岭东乱搞,将这座工厂拱手送人,怎会搞成这样?

  林岭东又怎会听不出来?

  是挺赚的。

  华国的民营制造业,从92年开始腾飞,92南巡是一个关键点,放开了120多个行业的民营资格,基本取消了价格双轨制,将571种产品的价格,完全下放给企业,22种行业的价格下放地方,只保留电煤钢铁等支柱产业,大举开放市场经济。

  准入,价格两放开。

  国企臃肿的结构,落后的产能,很快就被民营打得找不到牙,破产的破产,兼并的兼并。

  对于出口行业来说,冲击更为巨大。

  民营的外贸资格,初步放开,仅广東一年就下放了数百块外贸牌照,进出口市场一片繁荣。

  这个年代,是制造业的黄金年代。

  地皮低廉,房租低廉,生活成本低廉,人力成本更加低廉,只要有钱,随便开家厂子都是赚。

  这个年代,也是出口制造业的盛世。

  而橡胶和塑料,这两项化工产能之王,当然是血赚不亏了。

  伟中口中所说的,平方线缆,是入户电缆的第一大耗材,能承载个千万的电流,每一个房子里面都有。

  家里的电灯,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都通过平方线缆使用。

  这个市场?

  有多巨大可想而知?

  家用的硬制铝线,铜线,用塑料做外皮。

  而软皮缆线,外面还要加一层橡胶,用量也是巨大无比。

  在这种基础产业方面,有谁能和华国比肩?

  华国的再生橡胶,再生塑料,也占全球一半以上的产能,其他所有的国加起来,连华国的一半都不到。

  车尾灯都望不见。

  材料产业,可是林岭东产业蓝图的重中之重,制造出口两头都抓,只有华国才能达到规划的体量。

  林岭东笑道:“有什么可惜的?再建一座不就完了。”

  伟中伟东同时抬头,一脸不解。

  “这年头,一切向钱看,一切向厚看,想要让别人看得起你,必须有钱。”

  林岭东也不怕打击人。

  “可你们呢?这么多年,你们挣到多少?有几个钱是落到你们口袋里的?”

  “究竟有几个?”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