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章 魏博军乱_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诏对柳璨结束后,李晔非常满意,旋即诏见杜让能、刘崇望、崔胤、张浚询问意见,除崔胤以柳璨资历不足为由反对,其余三人都持赞成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御史中丞裴枢得到这个消息后,当即上奏暗示李晔不要任用柳璨,理由是柳璨气量狭小,执掌大权后有极大可能排斥异己,不利于朝野局势。

  柳璨之前在御史台担任殿侍,裴枢作为他的老领导,自然知道他柳璨是个什么人。

  李晔一笑了之,留中不发。

  在皇帝手里跳舞,臣子是君子还是小人有时候也由不得自己。

  当天下午,李晔再次诏见杜让能,郑重询问道:“朕以柳璨奇特,似可奖任,若令其司预军国政事,杜相以为朕宜授其何官?”

  杜让能知道李晔有意让柳璨拜相,但这等重大人事任命本不在他的职权范围,但他知道皇帝这么做的目的是想让自己为柳璨充当靠山。

  这也正是李晔诏见杜让能的原因,因为历史上的先例在前。

  历史上的昭宗非常青睐柳璨,有意让其拜相,但近事承直官却反驳道:“陛下拔用贤能,固不拘资级,恩命高下,出自圣怀,若循两省迁转,拾遗超等入起居郎,则临大位非宜。”

  言下之意就是,柳璨资历太浅,让其拜相难以服众。

  昭宗退了一步,又问道:“超至谏议大夫可乎?”

  见皇帝吃了秤砣铁了心,下面的人也只能说:“此命甚惬,陛下英明。”

  昭宗大喜,即以柳璨谏议大夫平章事,改中书侍郎,朝野闻之,一片哗然,时人慨之曰:“庙堂宰相任人之速,秦皇汉武以来无此兹例。”

  但杜让能在朝中威望甚重,掌度支、盐铁、户部三司大权,以计相居四相之首,如果他能为柳璨保举一二,李晔再赞扬一番,朝中官员都还能原谅几分。

  在这个皇权暗弱的时代,李晔办事只能和臣子商量着来,乾纲独断不现实。

  杜让能本来对柳璨也很赏识,摸清李晔意图后便拱手告辞了,翌日紫宸殿朝会上,崔胤、刘崇望、张浚及六部各司郎君众推柳璨,杜让能附议。

  “退之有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难以千里称也,非天下无马,乃人不知马。”

  找到机会的李晔做了一下铺垫,终于顺水推舟道:“朕尝闻先帝议璨曰,璨文才超凡,政识过人,腹有良策,朕亦以其可堪重用,卿等合辞推举,准。”

  文德元年九月廿二,李晔授柳璨谏议大夫,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

  含元殿内,柳璨山呼万岁,感动得都哭出来了,流泪哽咽道:“陛下隆恩至此,臣万死不能报答一二,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晔含笑道:“朕诚爱君甚矣,不要辜负朕的一片殷殷期待则矣。”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