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即皇帝位_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人纵火逃走,后来又有几个小军阀在城里火拼,烧杀抢劫,无恶不作,大明宫也遭到了乱兵破坏摇,很多宫室都在修缮之中,故而李晔这场登基仪式也只有基本流程。

  三省拟旨昭告天下,李晔颁布新帝第一诏,宣布大赦天下,高举传国玉玺,接着演奏音乐,由内侍扶着登上龙椅昭示权力地位。

  音乐完毕后,李晔又率文武百官前往太庙祀祖祭天,所有事情做完后,李晔率众返回太极殿,再次接受群臣朝拜。

  杨复恭率内侍省及北衙宦官叩首作揖,朝臣士大夫则以宰相为首伏惟顿首。

  “万岁,万岁!”

  勉强同步的呼喝声传遍大殿,从现在开始,李晔就是唐王朝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了。

  “平身。”

  李晔单手虚抬,吩咐旁边的黄门内侍太监:“宣旨。”

  太监唱道:“枢密使、左神策军中尉、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魏国公、忠贞启圣定国功臣杨氏复恭,忠良克谨,奇谋善断,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加食邑三百户,以示朕怀。”

  “吏部员外郎、翰林学士、谏议大夫刘崇望,贤良方正,与国有功,拜兵部尚书、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忠侯。”

  这是一封没有经过三省校对的中旨,李晔没有像原昭宗那样做,而是暂时空缺了金吾卫上将军的职位,以防杨复恭掌握南衙兵权,导致彻底做大,无人可制。

  将南衙军权留在文官手里,同时提拔刘崇望进政事堂行宰相事,让他们去吸引杨复恭目光。

  封赏刘崇望,是因为李晔知道的昭宗朝名人那么几个,现在能想到的且可靠的只有刘崇望一个,至于其他人,李晔的策略是不主动,多观察。

  仪式结束后,杨复恭亲自率神策军士兵护送李晔返回含元殿,一番叮嘱告诫后,杨复恭离去。

  “从今以后就要在含元殿常住了。”

  李晔心里默默一叹,对身后的宦官用人吩咐道:“召刘崇望来见朕。”

  李晔说完,侍候的这名宦官立刻就去找刘崇望了,李晔则进了内殿,脱下厚大臃肿的朝服,换上了轻松的常服,然后静候刘崇望。

  为了确保自己仪容仪表不显得邋遢,李晔特地吩咐侍奉的宦官取来了青铜镜。

  对着镜子照了一下,镜子里的是一个清秀男子,长长的黑发冠起,面部瘦削,没有咄咄逼人的威势,颇具谪仙气质,极具天家风范。

  一个时辰后,先前派出的近侍跑了进来:“大家,刘大人到了。”

  这句话的威力,宛如落水即将溺亡的人忽然抓住了绳索,立刻转移了李晔的注意力。

  李晔身躯动了动,激动地说不出话,还好身旁的近侍伶俐,忙回头说道:“快请!”

  李晔不由得回头看了这个人一眼,三十多岁,面黑微胖,双目眯着,个子不高,看上去平平无奇,却是个有眼色敢担待的宦官。

  “告诉朕,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家的话,奴内侍监刘季述。”

  李晔浑身一抖,失声道:“你真是刘季述?”

  刘季述不知何故,赶忙跪地叩首,恭敬答道:“不敢欺骗大家,奴婢是刘季述无疑。”

  历史上,长安朝廷失控固然有昭宗无能的原因,但让昭宗变成李茂贞和朱温掌上玩物的导火索却是因刘季述和王仲先合谋废黜昭宗的政变。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