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7章 民心乱_君临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复返了,而且燕国已改名华夏,可见其野心和宏图,是要把华夏之地全部囊括进去,魏国与燕之战,不可避免,无论是否议和,燕王都不会罢休的!”

  甘茂说的铿锵有力,在大殿上余音缭绕,震惊着所有人,一些大儒还想拿出孔孟之道,复古礼制那一套进行辩驳,但显得苍白无力了。

  魏昭王听完之后,冷汗直冒,心中焦急,问道:“丞相可有何对策,解魏于危难?

  甘茂从容道:“现在燕军度过黄河,剑指大梁城,形势危急,我大魏的军力不足,已经没有多少军卒了,需要立即招募,并且挖壕沟、筑高墙,抵御燕军的脚步,同时立即联合韩、楚、秦等国,进行连横制燕,否则唇亡齿寒,他们的下场也好不了。”

  “燕军势大,恐怕韩、楚两国都不敢出兵啊!”魏国老臣担忧道。

  甘茂道:“所以必须派出能言善辩的外令官,分别与三国交涉,求得援军解围!”

  “谁能担此重任?”魏昭王询问群臣。

  这时武陵君魏钰站了出来道:“臣愿去楚国结盟,搬来救兵!”

  魏昭王看着自己这个王弟,一直以来与自己争权夺势,所幸自己胜出,登基王位,由于时间太短,还没来得急收拾他,就发生了魏国危难之事,是否用他,心中一时犹豫不决。

  其实魏昭王并不想提用他,对他芥蒂很大,即使不处死魏钰,也要囚禁在大梁内,派人监管,但此时朝廷将亡,内斗也就要掩盖下了,暂时同仇敌忾了。

  甘茂道:“魏公子颇有在诸侯国内信名,可以担此重任。”

  魏昭王点了点头,神色复杂道:“那好,出使楚国的事,就交给王弟了,本王在大梁城听后好消息!”

  魏钰心中一松,仿佛如龙脱困一般,拱手道:“臣一定鞠躬尽瘁,不负使命。”

  “另两位卿家是谁?”

  “臣愿意出使秦国!”一位大臣倪良站出来。

  ………

  潜伏在魏国大梁城内的华夏间谍们,再次活跃起来,大街小巷散播着魏国将亡,生灵涂炭的消息,使得大梁国人忧心忡忡,风声鹤唳。

  何谓民心?民心是大势所趋,这个大势就是利;避害趋利就是民心,别以为老百姓很傻很愚,在没有凝聚起来时,他们是不会甘愿这样陪葬的。

  商铺、车行、酒肆、青楼……这些地方三教九流,各个阶层都有涉及,消息从这里传出,瞬间流传起来。

  “知道吗,燕军已经攻破了黄河的防御,马上就要打到大梁城了。”

  “难民可逃亡齐地避难,那里有燕军驻守,善待各国百姓,并不歧视!”

  “什么燕军啊,现在燕国更名华夏,但凡华夏子民,一视同仁,照我看,魏朝廷灭亡就灭亡吧,反正之后我们会成为华夏国的百姓,听说华夏国的税收很低,而且老有所养,子有所教,真正的‘大同’‘小康’之世!”

  各种说法层出不穷,连朝廷官员们都陷入人海战术中,他们的左邻右舍、丫环奴仆、马夫书童,甚至夫人儿女,都逐渐接受了这种思想,觉得华夏灭魏并不可怕,反而会过的更好,因此戒备、抵抗、排斥之心也就淡了,更别说要誓死保国了。

  舆论是把利剑,有时候发挥的作用,胜过千军万马。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