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3章 长平之战 下_君临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战的局势。

  辰凌由于对上党长平之战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历史,预知未来,能知道白起和廉颇两个人的命运,不过由于这次长平之战,比历史早打了近四十年,两个名将太年轻了,还不是他们人生最高峰的时候,不论带兵、用计、布阵都不是他们最强的时候。

  这次没有了赵括,辰凌不能预知战局结果,但是有一点,他和澹台清儿的计策,都是想要借助秦国这边锋利的刀,来斩杀赵国,然后借助东方诸侯对秦国的威慑,在出兵赶走秦军,这样一来,赵国元气大伤之下,燕军可以出其不意,毫不费劲横扫赵国。

  辰凌还写下秘旨,一是吩咐郑安平,准备在赵国朝堂内,见机行事,关键时候促成有利于秦国的谣言,对赵国致命一击;二是频繁调动各大军区的精兵,前往易水关和赵燕边界,随时待命出击。

  转眼到了六月,炎日流火,秦军休整完毕,开始在赵军的壁垒防线前,布阵列队,向赵军防线发起威猛的攻势,来试探一下赵军壁垒的虚实,以及锤炼秦国新来将士们的血性和作战经验。

  三方都不约而同使用了新到的援军,展开猛烈的交锋,一天下来,死伤无数,整个防线前的旷野,到处都是秦韩两军的尸体,防线内,赵军同样也伤亡不少,在攻方的一半伤亡数左右。

  兵临城下,金戈铁马,操矛弄弩,振鼓狂歌!

  威猛的秦军,夹带着一些韩军,不断攻击赵军防线壁垒,廉颇不动如山,指挥若定,任秦韩联军如何强攻,都不主动出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防御政策,稳住了局势。

  白起在这时也没闲着,早已派出裨将孟羽,带着两万人,在空仓岭后方数十里外,上党郡一个长平村地,开始修筑了壁垒,这里是联军撤退、赵军追击的必经之路。

  白起在等待,等待着赵国的谣言四起,赵王换将!

  这将是白起决定胜局的最后一招!

  如果赵王不中计,依然用廉颇为将,不出一年,联军就要撤退,五十万大军的军需消耗,远离本土作战,简直是天文数字,如今的秦国虽然强盛,但是储备也熬不住这样大的长期消耗。

  邯郸城。

  越来越多的不利于赵军的消息传来,大街小巷,流言蜚语,把这次秦赵对决渲染的异常紧张。

  “秦军出动了五十万,据说已经连攻克空仓岭、光狼城,现在正在猛攻最后一道防线,如果防线再失守,五十万秦军,就要攻入邯郸了。”

  “这次起因,都是因为赵王年纪气盛,企图吞并韩国,导致韩求援于秦,演化这场战争,现在战国危难了。”

  “秦军虎狼之兵,西戎落后之风,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可得小心。”

  “听说一些商号,都已经开始撤离了,尤其是燕、魏两国不少商铺、商贾都关门了,害怕秦军攻入邯郸屠城!”

  “现在物价上涨,物资紧缺,就连白家、辰家这等大商号,都停止营业,粮食、布匹、日常用品短缺,如今一些商人都退往魏、燕了……”

  “听说廉颇这个青年将军,只会守城,不会进攻,所以才数次招惹败绩,无法反攻秦韩联军!”

  “还不止,听说廉颇早对赵王夺权,暗害赵武灵王不满,所以根本就没想着击退秦军,等到廉颇大权在握,与一些旧臣嫡系联合,可能要逼赵何下台,另立新储君了……”

  邯郸城内流言四起,民心动摇,已经杯弓蛇影,担惊害怕起来。

  御史官把这些民巷的传言秘密禀告给了赵何,气得赵惠文王暴跳如雷,许多矛头都指向了他,老百姓背后骂他一无是处,使得赵何难以容忍,尤其是关于廉颇无意主动退敌,就是等待朝廷派出三军大权,四十万兵力,可以逼迫赵王下台的传言,直接命中了赵何的逆鳞!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