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4章 麻烦上身_君临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看了辰凌一眼,轻叹道:“还不是为了你,这些日子燕国的一些情报陆续被送回大梁,辰贤弟,这次你有麻烦了。”

  辰凌愣了一下,问道:“我奉旨出征,辅助燕国平定内乱,为魏国赚取一年十万大军钱粮,凯旋而归,有何麻烦?”

  郑安平摇头叹道:“其实不是你的过失,是范睢他们,随团出使燕国,本来是代表魏国帮忙去了,却直接在燕任官,不回来了,他们在魏郁郁不得志,早有投奔它国之念,这我理解,可是有些人利用这点,要在王庭弹劾你。”

  “弹劾我,就因为这事?”辰凌很是惊讶。

  郑安平点头道:“当然,这事可小可大,诸侯国之间,都有明文规定,不限制它国士子投奔,也不限制本国士子投奔它国,这是共识,任何一国违反,都有可能把真正有才之士,拒之门外,望而却步,可是有官职在身,在出使期间却不能直接跳槽,必须要回来卸任,然后空身而去,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太子一方,却利用这件事,昨日在朝中公然上书,要求魏王罢免你的官职,******众的文官们和一些元老们也纷纷站出来,附和这种说法,你的处境很不利……”

  “公孙衍、武陵君、太尉魏章他们都什么态度?”辰凌觉得可能是太子寻到一点机会就向他发难,不过他倒不在意,这点芝麻小官他稀罕吗,只是觉得事有蹊跷,不可能因这么点事出手打压啊?

  郑安平道:“丞相公孙衍身体有些老迈,近些日子一直在家,很少上朝了,据丞相府内的家丁传出消息,公孙衍身体抱恙,他这十多年为合纵奔波,前两次大败,这次终于成功,像是抽走了他全身的力气,自你出征后,他就身体不适了,还有张仪,听说也病倒了,相反,他一生事秦,为连横奔走诸侯,如今强秦被削弱,龟缩在潼关以里,多年的心血泡汤了,似乎也没了气力,不过这次弹劾你的想法,就是他出来的,看来他即使要撒手人寰,也不过放过你。”

  辰凌回顾一下历史,依稀记得张仪之死,就在他回魏的第二年,病逝了,难道就是今年吗,这张仪纵横政坛,叱咤风云二三十年,辅佐秦王,干了不少大事,对于秦国的贡献,历史上与商鞅、白起、樗里疾、范睢、李斯、王翦、蒙恬、尉缭等人齐名,可惜秦武王刚愎自用,登基后不待见他,张仪被迫回魏,看着强秦衰落,数十年心血化为泡影,一朝病倒,也情有可原。

  如今范睢投燕,张仪老逝,秦国还有白起、樗里疾、魏冉、甘茂等人,在历史上,秦昭王登基的前三十年的确一直虚弱,只不过,现在由于自己的出现,是不会让秦国再有机会恢复强盛了。

  这一点不难理解,历史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六国,因素很多很多,不是哪一个因素决定的,人才的聚集,六国的混乱,法政的彻底,军事的强大汇成了一股大势,就变成了历史洪流,不可逆挡,可现在穿越回了辰凌,打破这个平衡,就像蝴蝶效应一般,悄然改变,打破那些因素,无法形成历史原本的洪流,那么时势造就的就不一定是秦国了,而是燕国!

  可以说,现在的战国时空,很可能不是历史上的战国了,因为一切都在微妙地变化,先前一两件事发生,或许还无法改变历史方向,但是不断地发生与历史不符的事,汇聚在一起,方向就不同了。

  辰凌问道:“武陵君态度如何?”

  “郑安平有些为难道:“殿下目前持中立态度,既没有符合太子一方,也没有在朝会上为大统领辩护,举动反常,不知在卖什么药?太尉魏章却代表魏**方阁老和外戚功勋们,忽然在朝会上提出以新恒衍为出征大元帅,目前元帅、副帅、先锋将等职位,正在各方势力激烈角逐中,都希望把持这次出兵的军权虎符!”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