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0章 合纵大军_君临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路大军聚集而来,但猛将云集,群英荟萃,首战告捷,战胜秦军,指日可待了,待赶走暴秦,就是我东方五国联军攻入河西,清剿秦人的时候,如果不趁秦国在走向鼎盛之前扼杀,很可能在数十年后,横扫东方诸侯,统一天下!”

  孟尝君也说道:“不错,这次首战,与秦军交锋,辰凌将军干得漂亮,接下来,就是咱们四国大军与秦军决一胜负的时候,谁败了,谁就要付出沉重代价,相信所有将领来到这,都为了同一目标,那就是,击败强秦,报仇雪恨,建功立业,名动战国!”

  众将听得热血沸腾,击败秦军,是每一个诸侯国将士的目标,杀入函谷关,火烧咸阳,每个中原人都有这样的冲动。

  “好,接下来,就该商讨一下如何进兵了?”

  “对极,这次四国合纵大军,三十五万,秦军在不断增兵,充其量也就十万人马,又不在本土河西作战,没有了地利优势,正面抗敌,魏、齐、赵、韩都不惧秦军!”韩国主将韩鹏举开口接话道。

  众人见韩国将帅第一个开口叫嚣,都愣了一下,觉得有些滑稽。

  在七大战国中,韩国虽然最小,然却素有“劲韩”之名;之所以有此名声,一是韩国的宜阳是天下著名的铁山,韩国的铁兵器制造业一直位列诸侯国之首;二是立国初期曾经有一支规模五万的精兵。

  虽则如此,立国百年来,韩国却一直处于受欺侮状态。秦国、魏国、赵国、齐国、楚国都打过韩国,夺得过韩国的城池土地。

  在上一任国君,韩昭侯初年,连二流的宋国都敢于攻打韩国,竟然还夺取了韩国的黄池城。在整个韩国的前期历史中,韩灭国扩地最少,要不是趁着一场内乱消灭了奄奄一息的郑国,将都城迁到了新郑,韩国可能连跻身七大战国的资格都没有。

  正是由于这种长期受欺,三十年前韩昭侯与申不害在韩国实行变法、改革军制、建立新军,韩国很是振作了一段,将近二十年没有一个大国敢于侵犯韩国,这段历史便成了韩国永远的骄傲。

  只可惜好景不长,就在韩昭侯雄心勃勃的准备称王时,魏国大举攻韩,韩昭侯与申不害都在魏国攻韩的大血战中惨死了,韩国新君为了稳定政局,部分的恢复了贵族旧制,新法大大的打了折扣,韩国的骄傲与荣誉便流水般消失了,重新走向孱弱,又成了七强末座。

  因此在齐赵代表,孟尝君、平原君说话之前,韩鹏举率先发言,有些跨越身份了,让齐赵将领,心中微觉不快。

  公孙衍可是纵横家巅峰人代表,最会察言观色,打圆场了,微笑道:“韩将军所言很有道理,不知道两位公子,孟尝君、平原君,对与秦军交战,有何高见?”

  平原君笑着朝着孟尝君道:“田兄为长,请先道来吧。”

  孟尝君见他有意让贤,便不推辞,微笑道:“那好,田某就说说浅见了,此次五国联军出动,乃合纵第三次成军,也是近百年来山东五国第三次联军攻秦。由于前两次的大败,使秦国一举崛起,超然在六国之上,这一战,我们要志在必得,欲图一举击溃甚或消灭河东战场秦军主力,即使不能迫使秦国萎缩,至少也锁秦于函谷关内,消除秦国威胁。”

  “对秦国而言,此战便是能否破除合纵、长驱中原的关键。秦国战胜,六国旧怨便会死灰复燃,连横破合纵,便有了大好时机。若秦国战败,连横便会大受阻碍,下步的连环行动便要搁置,我中原诸侯国也将获得一个稳定喘息的机会,期间若有趁势变法强国者,将会是下一个霸主强国,这次为给六国一个,如同秦国一般重新崛起的时机,还天下大争以同一,此谓‘天下大公’也!”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