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同心_华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碧玉如水的镯子,听不出语气的道:“当着一众长辈的面,你倒也敢。”

  徐嬷嬷飞速的看了眼谢氏,随即垂下眼眸,她讶异的是谢氏在意的竟不是顾砚龄对二房态度骤然的转变。

  顾砚龄唇角微扬:“今日阿九所为,在旁人眼中也不过是关心三妹妹之举,即便是放到从前,我何曾不是这般照顾她?更何况……”

  顾砚龄唇畔的笑意渐深,一双好看的眸子迎向谢氏,瞧着再单纯不过了。

  “今日老太太和二婶满心都在二叔身上,哪里会在意一个小小的晚辈。”

  谢氏定定的看了顾砚龄片刻,随之眸中划过一丝毫不掩饰的笑意。

  要么不动,要么谋定而后动。

  谢氏处事向来妥帖,自然希望一手教导的顾砚龄也能如此,毕竟在谢氏眼中,出自陈郡谢氏的女儿,断不能是个毫无思虑,冲动无脑的花瓶。

  “好了,闹了一早上,你也回去歇息吧。”

  见谢氏神情又恢复懒怠,顾砚龄也不多坐,从善如流的站起身来,眸中荡着柔和的笑意:“母亲也歇息会儿吧。”

  说罢规矩的行了礼,这才出了屋子。

  谢氏静静看着顾砚龄消失的软帘处,默然不语,见一旁的徐嬷嬷微皱着眉,欲说还休的模样,便好笑的抬眸看过去:“嬷嬷想说什么?”

  徐嬷嬷嘴中翕合,犹豫了半晌才不无担忧道:“我觉得,姑娘似乎……”

  “变了。”

  谢氏接过徐嬷嬷的话,见徐嬷嬷担忧的点了点头:“姑娘到底才十二,从前虽也聪颖,但却也不至于这般……”

  “……早慧”

  徐嬷嬷犹豫地吐出了这两个字,继而看向谢氏道:“说句不好的,早慧易夭,我也是担心。”

  谢氏神色并未因徐嬷嬷的话有所异动,反倒是唇畔浮起一丝笑意,随即摇了摇头:“我倒与嬷嬷所想不同。”

  “世家的孩子,哪个不早慧?十三岁嫁入谢府的母亲,十二岁入王府为侧妃的表姐,若不是少女慧极,只怕也过不到如今的日子,阿九早日明白这些,倒也不枉我自小教她,将来嫁了人,也不至于为人掣肘,丢了我谢氏门楣。”

  徐嬷嬷听了,见谢氏说的越发严肃,微皱的眉稍稍缓和了些,随即道:“太太说的也对,倒是我多忧了。”

  谢氏眸色舒尔柔和一片,唇畔浮起温和的笑意:“你也是关心则乱,阿九可是你看着长大的。”

  徐嬷嬷听得,眸中登时浮起慈和的笑意,眼角细微的纹路也不由更深了些。

  “可不是,那时还那样小的个儿,如今都已经这般大了……”

  话说到一半,徐嬷嬷笑着道:“瞧我,说着话又扯远了,到底是人老了,总喜欢叙旧。”

  谢氏唇瓣微漾,并未说话,倒是徐嬷嬷骤然想到什么,笑意一滞:“只不过,绥荣院……”

  谢氏唇边的笑意定格在那,眸中却是更深了一层,自打她进府,无论是顾敬昭还是后来嫁进府的俞氏,在她面前倒是恭敬,俞氏更是亲近于她。而等阿九和钰哥儿出世,绥荣院对两个孩子好的也是挑不出半点不妥。

  这原本没什么,她并非多疑之人,到底是连着血脉,亲近也是有的,可顾敬昭和俞氏对阿九和钰哥儿实在是太过好,视如己出犹还不及,有句话说的好,过犹不及,谢氏自然不能不对二房自然多了几分提防,可饶是如此,也丝毫未从二房那寻到什么异端。

  “日久见人心。”

  谢氏语中带着几分疏离道:“至亲至疏夫妻,连夫妻尚且有争吵疏离之时,更何况隔了房隔了辈的,咱们不得不防。”

  “尤其是钰哥儿那儿,万不能松懈。”

  难得见谢氏如此认真的神色,徐嬷嬷更是坚定道:“太太放心。”

  谢氏这才点了点头。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