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4章 《抬棺西征》卷终(八千字章)_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西北,征战四方,靖虏边疆

  用上帝视角说句题外话,大明国祚二百七十六年加南明十八年。只有区区三名文官封爵。

  其中就有王越。他在成化年间受封威宁伯。

  这世上没有完人。他屡屡结交权贵,极尽吹捧依附之能事,为文官所不齿。

  但他这么做,并不是追求荣华富贵。他已是伯爵身份,还有什么好追求的?

  他把老脸塞进裤裆里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用兵方略能够在朝廷通过、施行。更好的安定边塞、打击北虏。

  如今,他以七十三岁高龄,直捣贺兰山。病故在他用尽一生心血守卫的西北土地上。

  王越的一生,无憾矣。

  张永走进了帅帐,来到常风身边。

  张永跟常风商量:“常爷,皇上命咱们还京的圣旨,至少要一个月才能到。”

  “宁夏到京城有两千两百里,几个月的路程。王公的遗体装在棺材中往回运,恐怕半途就会烂成水。”

  “宁夏穷困之地不比京城,没处寻窖藏冰块,放进棺椁。这可如何是好?”

  常风摆摆手:“无需运回京。就地埋在西北吧。”

  张永迟疑:“不成吧。王公是成化朝第一名将、朝廷伯爵、弘治朝最大的封疆大吏。”

  “照规矩,皇上一定会下旨,命将他的遗体运回京荣葬的。”

  常风走到柳木棺前,凝视着王越的脸:“出征前王公就说过。他的心愿是死后埋在西北。”

  “咱们趁皇上的圣旨还没到,先行将他下葬。这不算抗旨。”

  “至于京中的荣葬。咱们带几件王公的衣物回去。建衣冠冢就是。”

  贺兰山已是明军地盘。边军将士护着王越灵柩,出灵武城,来到了贺兰山脚下。

  正是秋天,天高云淡。蓝天白云之下,数万边军将士如一杆杆标枪般挺立着。

  监军张永;军务提督常风;镇帅李俊、朱槿、张安;镇守太监郝善六人亲手抬棺,将灵柩安放在墓穴当中。

  王越出征前曾说:“就算我死了,装进棺材埋在西北,魂灵也会化作阴兵阴将,镇守大明的西北边陲。”

  葬于他亲手收复的贺兰山脚下,是他最好的归宿。

  数万边军将士,齐齐痛哭流涕。那声音震天撼地。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常风大喊道:“诸位袍泽,王公不希望看到诸位哭哭啼啼给他送行。”

  “王公来宁夏的路上跟我说过。他最喜欢太祖爷所制《红巾军歌》。”

  “我们齐唱军歌,送王公上路!”

  数万边军将士击刀鞘而歌。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胡虏作马牛。”

  “将士饮尽碗中酒,千里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