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2章 润德粮行的股东竟然是(五千字_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2章润德粮行的股东竟然是(五千字章)

  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

  苏先生已经吃了大刑。

  常风问他一句,他便老老实实答一句。

  常风问:“润德粮行有多少财力。自去年秋以来收了多少粮?”

  苏先生答:“有多少财力我不清楚。粮行一共有三十个站柜先生。我这个柜,手里握着五万两的货银。”

  “自去年秋以来,经我手收购、卖出的粮,总有二十万石以上。”

  站柜先生类似于后世的业务经理。

  常风震惊不已。

  一个站柜过手的粮,便有二十万石。三十个站柜过手的粮岂不有六百万石?

  户部去年秋赋总计收了两千万石。润德粮行所购之粮,竟抵得上全国秋赋总数的三成!

  当然,货物总值不是总收益。以四钱一石收,五钱一石卖的差价算润德粮行的盈利应在三十七万两左右!

  (注:明代施行一两十六钱制)

  这是一个惊天的数字。

  常风问:“你们的粮都是收购地方官的赃粮嘛?”

  苏先生答:“差不多都是。但来卖粮的人不会主动透露姓名、官职。”

  “粮食摆在那儿,谁知道是脏的还是干净的。反正吃到嘴里都是香的。”

  徐胖子插话:“是不是赃粮你们心里能没数?”

  苏先生沉默。

  常风问:“过手这么大数目的粮米。需要偌大的仓库储粮。你们是借用的通州仓吧。”

  苏先生答:“正是。我们粮行的粮全都暂放在户部通州仓场。”

  常风问:“这么说,户部里有人被伱们收买了?是谁?”

  苏先生答:“我不清楚。只有我们大掌柜知道。”

  常风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你们的大掌柜是谁?”

  苏先生说出了一个名字:“户部山东清吏司书吏,杨墨。”

  书吏,无职无品。

  户部尚书、侍郎下,设十三清吏司及照磨所、茶马司、军储仓、广储司。

  每个清吏司有观政若干、主事两名、员外郎一名、郎中一名。

  如今户部官员全加起来不过九十六人而已。

  两京一十三省的财政账目浩如烟海。九十六个人管这么大一摊子,绝对管不过来。

  户部真正办事的,是整整八百三十多名书吏。说白了,户部书吏就是后世的秘书加会计。

  当然,他们是真正做事的那种秘书。不是没事干秘书的那种不正经秘书。

  常风起身:“胖子,夜深了。让弟兄们先各自回去休息。明日一早咱们去趟户部。请那位杨书吏到诏狱来喝茶。”

  翌日清晨,户部山东清吏司书吏公房。

  偌大的公房内摆着几十张桌子。每张桌子后都坐着一个身穿布衣的书吏。

  书吏杨墨正在跟济南府的李府同交涉去年的核销账目。

  府同知是正五品,相当于后世的常务副市长。济南又是山东治所。李府同的身份自然又高上一级。

  但李府同却对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