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一章 规划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低成本粮食供应,也就能控制住开发速度,保住葱葱郁郁的树林。

  如果没有粮食,人口越来越多的关中,迟早会为了那一口吃的,无休无止的砍伐林木、开拓耕地,直到环境崩溃……开垦再多的土地、良田,失去水利灌溉,也会成为旱地、龟裂的荒原。

  这个过程里,保证府兵的战斗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府兵有战斗力,关东才能源源不绝向西运输粮食;外部输入的粮食可以让关中主要人口从事其他行业,而非农业。

  否则关中百万人口,最少要投入九十万人从事农业。

  手工业也是工业,减少农业人口,关中可以发展其他行业,积累先发优势。

  关中地区少农业,广袤荒野可以进行牧业发展,为关东四州、南方提供耕牛、农具;相互补助,互通有无,利于长远发展。

  最后关中、北地、上郡一带减缓农业开发速度,自然能减少黄河泥沙淤积速度,进而降低关东四州的水利支出。

  田信隐约记得一种说法,大朙朝的河南布政使司税款几乎都留在地方开支,一半是固定的地方财政开支,一半是给朝廷,朝廷又转手用在河南的河政维护工程上。

  不管怎么样,只要木轨修通,漕运能跳过三门峡这个大坑,关中就没必要过渡开发。

  只要休养生息一代人,用木轨、铁轨一点点修出去,凡是轨道所在,皆是诸夏之地。

  田信发展思路捋顺,对北府军吏来说就简单了,按部就班执行就行了,至于后果会怎么样……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对于底层吏士、百姓来说,其实对什么计划不计划的没什么感触,都是生活。

  计划的好坏,能否行得通,对他们来说有些遥远,即便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也不容易察觉其中的区别。

  关中的规划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田信、北府也有相关议案。

  可这些预备议案里,可没有魏延这五千西府兵的位置。

  魏延稍稍整理发须,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后就来寻找田信,他不来,田信也要设宴邀请。

  只是魏延来的有些快,看到昆明渠两岸近乎三万人在劳作的景象。

  两万河北、河东籍贯的降军解除武装后立刻投入生产中,与他们一起劳作的还有田信的亲军三卫。

  更多的诸胡俘虏……则被田信一口气贬为自己的奴隶,反正这些部族吃这一套,连吴质都能初步驯服这些人,自己没道理失败。

  前后大概有匈奴、羌氐、月氏秦胡、杂胡、河西鲜卑之类近乎十二万户游牧、半耕半牧的人口被他吞了。

  换言之,这十二万户人,及他们的牲畜,都将成为田信个人的财产,不会出现在朝廷的战报里,也不会交予朝廷处置。

  十二万户人,不需要极限动员,也能轻易凑出十万大军。

  其中最少一半人口要拆分出来,逐步融到北府这个大家庭里;就各种坊的生活方式,一代人内就能完成同化。

  余下六万户也以坊的方式规划牧场,分置各处……不会有人向他们收税的,作为田信的奴隶,谁向他们收税,就是跟田信收税。

  所以他们牧养的畜力,自然是田信的产业,想拿走就拿走。

  可这种事情总要有个限度,如何挤牛奶是一门艺术,总之得让这些人吃饱肚子,先过几天好日子,再一点点收取养殖的利息。

  魏延还没见到田信,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慑住了。

  追随先帝以来打了很多的仗,参战规模最大的就是汉中之战,可汉中之战极少爆发正面决战。

  他接手汉中又是一个无人区,因此广袤、平坦的昆明渠两岸三万余人劳动的场景,让魏延……大开眼界。

  至于十万人决战的大军团场面……抱歉,魏延没经历过。

  以至于他这个征西将军,在北府中高级军吏眼中……水分有些大,自然谈不上发自内心、由衷的敬重。

  很快魏延看到了田信,田信的确在昆明渠巡视冬麦种植工作,也的确在规划新城。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