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为强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酷战争淘汰,留下的吏士必然信念强韧,将继承北府兵的威名,成为冠绝当世的天下第一强军。

  若是引导形势布局精妙,可以传檄收复关东四州。

  这场跟北府的决战……从某个角度来看,更像是魏军内战。

  派遣了张雄,吴质与王朗一同在太白庙的庙林里散步,吴质亦有担忧:“魏平素有决断,今其弟被俘,又有苏则出面游说,我恐魏平举兵叛乱。”

  如果魏平叛乱,放陆议渡过石河,那么陆议就能在灞水西岸一路狂奔,这对东岸、北岸的魏军士气打击是致命的。

  虽说自己也有一支虎牙军留在蓝田保障后勤、退路,可谁能保证这支大魏虎牙军见到陆议的虎牙军会不会跟着叛变?

  大魏虎牙军,兵员就来自关中的扶风、京兆二郡,推敲起来,这才是田信真正的乡党子弟兵。

  组建这支虎牙军也是不得已,关中地区适龄青壮人口就那么多,你不控制,就会被关中大姓控制。

  正是组建了这支虎牙军,才削弱了大姓的反抗能力。

  吴质的担忧也是王朗的担忧,如果关中丢了,他这个监军的司徒……也就没必要回河北了,能被吊死已经算是很体面的死法。

  王朗沉吟思虑,决定装糊涂:“那大都督可有良策?”

  以处理这类事情的一贯经验来说,现在要么对魏平许诺一个平时魏平不敢想,但又不会有隐患的条件。如高官厚禄之类的东西,在现在这个节骨眼反而不适合,会让魏平忧虑未来,进而破罐破摔,彻底倒向北府兵。

  所以要给其他方面的承诺,比如收录魏平的子侄做门人学生,或直接联姻……可这种抬高魏平门第的方式,是很丢脸的。

  张辽活着的时候就不断践踏这类规则,反手坑死王凌跟个没事儿人一样;又不断提拔寒门武人,破坏了军权平稳过渡的历史进程。

  然后张辽死了,他提拔的寒门武人还在;为了稳住军心,张辽的五个儿子予以重用,同样为寒门武人的张郃顺利晋升,接替张辽的地位。

  还有一个一把火烧灭吴国,烧来五千户食邑的满宠……别看是酷吏起家,本质上也是个寒门将军。

  魏平自然是寒门武将中的一员,跟魏平谈论婚约,还有其他一些学业上的条件……有一种割肉饲虎的憋屈感,以及浓浓的羞耻。

  原则上是反对联姻的,那么另一个处理办法就简单了:杀将夺军。

  魏平的堂弟降了北府兵,这不是处死魏平的理由……贸然处死魏平,会激化魏军内部的矛盾。这是整体魏军都存在的矛盾,外部的军事压力太过凶险,魏军中渐渐下沉的寒门势力再次抬头。

  这次抬头,很难压下去。

  如果突然以一个‘魏平谋反’的理由处死还没有发动叛变的魏平,不管有没有其他证据……总之事情传到河北,河北的魏军有可能哗变。

  为安抚军心,这个提议杀将夺兵的人,会不会被曹丕推出来砍头?

  王朗很了解自己的皇帝,自曹彰战死后,皇帝身体状况不容乐观,杀起人来更不会有丝毫的迟疑。

  于是,就这样王朗一副想不明白,特意请教吴质。

  吴质能怎么办?

  考究起来……不需要考究,济北吴氏是寒门中的寒门,吴质家族的联姻,对其他寒门来说不具有吸引力。

  现在躲都来不及,谁敢跟吴质家族存有姻亲关系?

  许以高官厚禄也不能收买魏平,提拔魏平的是张辽,信赖、倚重魏平兄弟的是张虎。

  可现在张虎、张熊战死,张家的部队打光了,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九千六百户的晋阳侯爵位指不定就被削。

  这种情况下,魏平向北府积极投降,反而能报张辽的恩情。

  可魏平还没想通这一茬,还在担忧家眷安危。

  也不想想,如果北府兵一口吞掉雍凉军团,手里抓着那么多人质,完全可以跟曹丕慢慢交换人质。

  所以现在魏平还没想通,就应该在他想通之前,解决掉这个隐患。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