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章 预估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讲学内容围绕成语典故进行,能激发军士好奇心,增加启蒙效果。

  世说新语、成语词典之后,才会着手编纂启蒙字典,进而编录陈国字典。

  《陈国字典》、《陈国后汉书》则是今后国内文化相关的大事情,大概两代人收集资料,才能完成定稿。

  这是计划中收编世家的处置办法,参与这两部巨著的世家成员,自然而然的就跟陈国绑到了一起。

  现在不得不抛出字典这个计划、概念,究竟会引发多大的观念冲击?

  曹丕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做事方面比较挑剔,就连立太子,犹豫几次,还是选了一个长得好看的曹叡当太子。

  在他心里,皇帝本就应该由长得好的人来担任。

  自己这边搞字典,曹丕肯定会效仿……曹丕已经在信中夸赞雕版技艺之精妙,故意感慨印刷油墨的事情。想用耕牛跟自己置换油墨技术……油墨技术不解决,曹丕这里编好字典,就算刊印,效果也不理想。

  朝廷这边也有实力完成字典编录,问题也是一样的,缺乏油墨技术。

  造纸术从来都不是问题,这只是一个生产成本的事情,生产规模上来来,经过技术总结、提升,总能产出质量合适的纸张。

  雕版不难,难在印刷的油墨。

  所以麦城的印刷组织应该迁往岭南,免得自己一不留神,被朝廷征走。

  最好是自己南迁时,跟随自己移动,免得被截胡。

  印刷油墨也没必要劫走技工,只要当面审问明白技术关键,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可这么防着朝廷,是不是有点不厚道?

  见他思索中回神,关姬好奇问:“夫君在想什么?”

  “我在想……朝廷值多少钱,我家又有多少钱。”

  田信拿起一个甜麦圈咬一口:“现在丞相不在,我还能在朝廷里搅风搅雨。等丞相回来主政,军民物业兴旺,我家这点积蓄,就算不得钱了。”

  自己家里的确有钱,除了蜀锦不能制造外,其他东西都能自给自足。

  关姬端着牛奶眨动眼睛:“夫君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在想放贷的事情,朝廷北伐肯定缺钱缺粮,我若凑集钱粮,待朝廷急需的时候借贷给朝廷。岭南两州十三郡,我家有两郡,正好让朝廷拿其他荒僻、不产一毛的郡……充作抵押。”

  田信满口胡话:“你想啊,岭南各郡两汉以来就没向朝廷交过税……去岭南当官,都是官吏搜刮土特产,自肥而已,于两汉朝廷而言并无收益。所以拿岭南不毛之郡做抵押,去征伐、光复北方富庶之郡,对朝廷来说不亏。”

  关姬却陷入认真思考,岭南十三郡,其实都是自家的。

  按现在这种说法,只是给朝廷一个借贷的理由罢了。虽然面子上不好看,可自家每年支付朝廷的钱粮也算有了个说法,这样今后子孙也有一份大大的产业可以分配,不至于看朝廷脸色。

  乱七八糟给朝廷的好处太多了,稀里糊涂的算不清楚。

  如果把账目立好,今后每一笔出入都能有所记录,就能逐步把岭南各郡归入陈国疆域。

  陈国能这样发展,宋公国、魏公国也就可以,省吃俭用给朝廷放贷……关姬越想眼睛越亮,越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田信只是看了眼她这模样,就继续用餐,继续在心里推演字典引发的风暴。

  风暴的最大危害,无非就是针对自己,或关姬、关羽以及张飞、刘备发动一场刺杀。

  关平、关兴、张绍、张苞也可能在刺杀范围内;皇室、三恪家族重要成员遇刺,帝国内的平衡被打破,许多事情就不能含糊处理。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