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2 艺术的生命力_听说我是神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光是口音一项,怕是想不出戏都很难。

  郑导很纠结。尽管他也不知这纠结究竟从何而来。但甭管多纠结,该来的终还是来了。

  同五位老先生一样,周南也没拿话筒,当然不同的是他没拿乐器。

  因为华阴老腔所使用的乐器和道具都是自制的,月琴、板胡、底胡、梆子、钟玲、马号、钩锣架子、木凳、木块...他自觉玩不转,还是老老实实唱歌吧。

  “华阴老腔要一声喊...”

  没有话筒扩音加成,前排就座的领导们仍不由的同时一挺脊背,连正在接电话的两位,都下意识的放下了手机。

  我去,这声,也忒提神了吧?!

  如果非要用一个形容词,惊艳。这词儿可能被用烂了,但胜在贴切,不夸张的说,只这一句出来的时候,大家伙的表情都生动的诠释着这一词汇。

  郑导甚至浑身哆嗦了一下。

  作为业内人士,他更能深刻感受内里的深厚功底。也许一些地方的发音尚不那么西陕,或者说华阴,但唱功足以弥补一切,起码...听不出丝毫违和!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只这一句,郑导就知道自己此前的担心实在是杞人忧天。

  也是,从主旋律到流行歌曲全方位驾驭,这位从出现以来,本就是在大众的质疑中不断创造奇迹。现在想来,他岂非也充当了其中一员?自居文化人的郑导不禁赧颜。

  各色表情中,周南的演唱未停继续。

  “喊得那巨灵劈华山

  喊得那老龙出秦川

  喊得那黄河拐了弯...”

  “......”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好吧,不管内外,单看周南与愈发手舞足蹈起来的五位老先生,就知道这首临时合作的曲目,嗨翻天了!

  尤其是当先那位张禾老先生,板凳敲的飞起,郑导都怕他脱手枣砖飞台下面来,不说领导,砸谁都不好不是?

  好吧没谱了,主要是激动的。

  一点不夸张,而且是越听越激动,骨子里的血液在奔涌,恨不得跟着一起吼起来。

  郑导本以为是自己作为“文化人”,太过感性了,没想到转头之际,竟看到某市一位领导在偷偷抹眼泪。

  “?”

  再转回来已经来不及了,郑导也不知道自己看着对方,脸上是个啥表情。

  倒是人家领导见状大大方方的抹干了眼泪道,“见笑了,莫名其妙的就哭了。‘梦里的黄河清见底,通天的大路咱走长安。’我想是因为,独属于这片土地的生命力,竟在歌声中喷涌而出,深埋于黄土地下几千年的沉重感,竟可以如此吼出来。”

  头排当中那人回首点头,“小朱说的好啊,这样的作品,才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的优秀作品!文化,艺术,就是要有这种生命力,这种扎根厚土,扎根历史的强大生命力,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蓬勃生长!”

  众人齐齐点头。

  郑导,“~~~!”他之前那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其实还没说完,台上的节目无疑可以用“惊艳”、“震撼”等词汇来形容,但临时拼凑难免不完满,再仔细打磨打磨简直又是个春晚预订款,显见他的落脚点在“打磨”...

  转念,十分钟速成品能有这效果,还要什么自行车?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