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_崇祯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来也只能接替自己,成为靖海侯府的下一任管事,自家并不缺钱财,孩儿也是聪颖上进,难道就一直这样延续下去?

  朝廷想分化郑家的意图,郑七也是看的清楚,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任谁也无法破解,只能顺势而为。

  自家这位堂兄虽说并不是有野心之人,但皇帝和朝廷是不会任由郑氏把控东南沿海的,尤其是大明海军快速崛起的局面下,朝廷的手段也属正常,同时也正好给了自家一个绝佳的机会。

  郑七也明白,皇帝并没有谋夺靖海侯财产的意思,否则的话就不是用策略去削弱郑家了,而是寻个错处,直接派遣厂卫上门抄家就成了。

  “侯爷一家的荣华富贵能够得保,我也能乘机自立,后代子孙也有了光宗耀祖的机会,此事并无对不起郑家之处,甚好、甚好!”

  “适才奉议大夫分说之事,定国将军可有新的对策?

  我军应采取何种策略击敌?”

  郑七离去之后,朱慈烺目光转向一侧皱眉沉思的李定国温言问道。

  “启奏殿下,据奉议大夫所搜集之情报来看,臣以为之前所定之策略倒是需要变通一下!”

  李定国闻言后施礼奏道。

  “此前之策略可是兵部及众将研判许久才定下的,也是最为稳妥之策,李将军因何要擅做改动?若是因敌情判断不明而至出现不应有之差错,李将军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李将军虽说是屡建功勋,但切勿因此而过于轻敌!

  此次作战方略,乃是集太子殿下以及诸人之智慧所聚,岂可因一人之主见而轻易改动!”

  随军的兵部职方司郎中张清源皱眉道,语气里有着明显的不悦之意。

  文臣武将有着天然的敌对属性,大明中后期实施的以文制武策略,也使得文官们在武将面前有着天然的优越感,并对朱由检近年来一连串抬高武将地位的举措非常不满。

  这次跟随太子出征,张清源本来现在储君面前好生表现一番,以便为将来的仕途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但自从抵达登州之后,太子数次召集众人议事,商讨对日本的征伐策略之时,表现出来的是对武将,尤其是这个李定国少有的亲近和信赖。

  尤其是最后决定战略计划时,太子更注重武将们的建议和意见,对自己的一些建言并没有表现出太过重视的样子,这让张清源心里始终憋着一口气,所以当听到李定国提出要更改此前制订的作战计划时,他终于忍不住心里积攒已久的怨气,当即以指责李定国不把太子和其他人放在眼中的语句发泄了出来。

  “张卿切勿焦躁,定国将军既是如此出言,那定是有他的判断,且听其讲完再去争辩不迟!

  定国将军有何建言尽管讲来!”

  朱慈烺笑着止住了情绪有些激动的张清源,转头看向李定国鼓励道。

  对于张清源的心思,已经慢慢成熟起来的朱慈烺自是心知肚明,文武之争也不是什么稀罕事,父亲文武并重的总体执政思路也跟他探讨过数次,这里面的利弊他也是私下权衡过数次,平时以文制武、战时以武为主、文臣不得参与的思维已经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成型。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