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 宴无好宴_狱锁狂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火车站很接近。

  整个工程1912年6月正式开工,1915年6月主体大致完成,举行上栋典礼,而终于在1919年3月告竣。总工程费计280万日圆。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这栋建筑曾遭到轰炸而严重毁损。台湾光复后,在民国三十五年也就是1946年重建完成,当时为庆祝前总统蒋介石的六十岁生日,改称介寿馆。国民党败退台湾,中央政府也随后迁台,便以此馆为总统府,延用至今。

  整个总统府是一座造型对称的五层楼建筑,中央立起一座象征权威的高塔,建筑风格则是当时流行的文艺复兴巴洛克式样。它不仅是“总统”办公处所,也是台湾当局重要庆典活动的场地。虽然历经四分之三世纪,“总统府”至今仍大致维持原貌,台阶、拱门、高柱、红砖墙,仍不减当年风华。

  萧天及其车队现在的位置就是在总统府正前方的介寿路,也是为了庆祝蒋介石六十岁生日而命名的,这条宽敞的马路以其独特设计享誉台北,平时可以当马路使用,逢有重大庆典活动,这里就是一个宽敞的广场。自日据时代以来这里一直是台湾最高领导中枢所在,在国民党政治“解严”后,由于政治气氛缓和,“总统府”也“亲民”许多,每年择期开放供民众参观。

  宋启文在车里就滔滔不绝地向萧天介绍总统府的‘悠久’历史,萧天边听边不住地点头。

  “今天为了迎接萧先生,整个介寿路都戒严了,这可是总统府的最高规格的接待,足见**对萧先生的重视啊!”宋启文语气中掩饰不住羡慕地介绍道。

  萧天透过玻璃窗定睛一看,果然整个广场都被戒严了,四周都是负责保卫的警察,还有一些身着黑色西服的保镖穿插其中四下巡视,似乎应该是总统的私人卫队。广场的正中间站满了台北的政府官员,每个人都衣着笔挺,神情恭敬。中间站立的正是刚刚任期满一年的“中华民国”大总统**。今天的**一身盛装,可以看出是精心穿戴的,率领他的内阁班底一脸从容地望着渐渐停靠在广场旁边上的总统车队。

  待车队停靠,立刻就有服务人员上前打开车门,萧天昂首大步迈出车门。一股湿润的海风迎面吹来,顿时让萧天感觉心旷神怡,一扫刚才的阴霾之气。随后下车的是吕秀莲和宋启文。

  **远远看见萧天走下车,立刻带领着迎接队伍跟了上来,萧天也是满脸微笑朝**走去。

  二人刚到近前,立刻来了一个中国式的拥抱,四周埋伏的媒体记者立刻抓拍下来这个**自接任总统后与人最亲密的珍贵镜头。这张有着特殊的意义的照片随后也被放到第二天报纸的显著位置,新闻媒体更是大肆渲染。本来**心中一个普通的宴请立刻被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