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婚后三八_五十年代结婚日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道讨好女孩子了。”赵秀娟向来是拆自家儿子的台不遗余力,见此不由好笑的悄悄跟徐青启说。

  两口子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看着儿子一次次吃瘪,偏偏拿妙妙毫无办法,也不说过去解解围。

  春风十里,万物复苏。

  家属院里的树苗这两年长高了一大截,刚开春枝条上就抽出嫩绿的小芽,像是羞涩的女子,半卷着叶子含苞待开。

  书桌上的水仙开的正好,或许是屋内开着暖气,碗莲的叶子并没有凋零,一白一绿为这春日的时光贡献了一抹生机。

  过完年苏榆就忙了起来,不过还是每天都抽出空去保育院看看妙妙,没耽搁孩子一顿口粮。

  玉米收割机已经组装完成,还没开始试用,春玉米也刚冒出小芽,因此研究的侧重点在于玉米脱粒。

  老农民都知道,要说最麻烦的农作物非玉米莫属,先是要掰穗,然后把玉米杆砍掉,玉米穗要剥掉外面那层包衣反复晒干,之后再一点点剥出玉米粒。

  活不是重活,但就是麻烦,北方的冬天,窝在家里也不是没事干,屋檐下挂着那一排排玉米,都要一点点剥出来。

  研究之初,苏榆专门找了大永村的村长了解情况,最麻烦的就是脱粒这一步,因此这次研制的玉米收割机被拆分成了两个部分。

  一部分只是单纯的割掉玉米杆,玉米穗还是要靠人工掰下来,但是掰下来的玉米穗只需要晾晒几天,便可放进脱粒机中脱粒。

  还是因为电机动力不足,脱粒分成了几个步骤,但外人是不知道的,只看到玉米穗被扔进机器里,接着就会从下面的小口里出来玉米粒,玉米芯子则从另外一个出口掉出来。

  “有些玉米穗没有脱干净,还有玉米芯子被搅碎混在了玉米粒里。”苏榆皱眉看着,效果有些不尽如人意。

  李江河在一旁记录下数据,又把机器打开,当场调整了几个齿轮的咬合度。

  何永涛几人摸着出来的玉米粒,有部分连着被搅碎的玉米芯子,需要人工再清理一次。

  他们几个围着机器讨论如何调整,边上的村民们才不管这些,只知道玉米穗扔进去出来的是玉米粒,这就了不起的很啊。

  “这个好,省了多少劲儿。”有老农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搓着脱好的玉米粒,笑的露出豁口的门牙。

  李栓柱是村里有名的懒汉,他媳妇也是个懒的,整个冬天就窝在炕上唠嗑嗑瓜子,也不说把家里存的玉米给剥剥,就等着儿子儿媳腾出手来帮他们干活。

  村里人提起两口子就是看不上,谁知道这次被人家赶上了这等好事。

  苏榆找老村长问谁家还有玉米穗要脱粒,他们要试机器,结果问了半个村子,都是猫冬的时候剥光了,只有李栓柱家还剩下老些。

  众人推着机器到了他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