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泄密_佳人在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孙佳回到府里,正遇到荣校尉。

  公孙佳已然能够从他的表情里读出情绪来了,问道:“有不开心的事?”

  荣校尉?:“接到了几个人回来。”

  公孙佳想了一下,记起来了,她说要照顾战死旧部的遗孀遗孤来着,荣校尉就赶在人家过年关的时候搭一把手,让人受点苦才能想起公孙家的好来。今年是正月初九,离得近的也差不多该到了。

  公孙佳问道:“人怎么样?”

  荣校尉?:“没了顶梁柱的人家,又能如何?他们家可没有像您这样能撑起门面的人。”这些旧部的家眷里也有能吃苦耐劳、抚养子女的,也有为了抚养子女改嫁、为保?夫血脉的,也有十四、五岁的孩子谋生的。但是公孙佳的存在很自然地拉高了荣校尉的眼光,跟公孙佳一比,这些就都不算什么了。

  公孙佳道:“怎么会呢?我还想从中找几个可造之材呢。怎么这些人里,一个能够子承父业的都没有吗?这些人可不是普通小卒的后人。”至少是个小头目呢。

  荣校尉的话让公孙佳惊讶极了,怎么可能一个都没有呢?那岂不是比钟家还惨了?普通士卒可能是征发,中层以上的军官可谓“世业”。

  其时无论是何职业官职,“子承父业”四个字都是非常重要的,抛开乐户、匠户之类身份固定的不提,平民、官员人家的子孙也多半是走着父祖的路,读书的后代还读书、习武的后代还习武,一则家学渊源便于教导,二则这一领域里做熟了的有人脉。钟家这样勋贵的子弟里有想走文职的,身上也都还挂着武职,每代也都能教导出两个合格的武将。容氏这样的诗礼大族就更不用讲了,人家就专一干这个,并且以此为荣。

  无论换了谁,赡养了一批烈士遗孤,也会往这方面想。这些遗孤如果可以选择,他们中大部分人的第一选择,也还是从军。

  荣校尉意识到自己由于带了情绪,说话有些偏激了,掩饰地清清喉咙,说:“倒有两三个身强体壮,有点样子……将帅之才就是不是属下能够看出来的了。”

  公孙佳道:“

  身强体壮?脑子好使吗?”

  荣校尉勉强地点点头:“还成。”

  公孙佳道:“讲仔细些。”

  荣校尉这次统共接回来四户人家。一户姓张是寡妇带着婆婆和一双小儿女。一户姓杨是寡妇带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儿子。一户姓赵则是七长八短从高到低六个孩子,由最年长的十六岁的姐姐抚养,她是因为拖着五个弟妹与夫家退了婚。最后一个就只有一个寡妇,自己切了半只耳朵打消了父亲让她再嫁的念头,荣校尉派的人到的时候,她正在与族人对峙。

  公孙佳问道:“对峙什么?”寡妇、无儿无女,与丈夫的宗族对着干?图什么呀?

  荣校尉?:“她的丈夫品级够了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