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节 以战示形 秦军偏师两败于李牧_大秦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色阴沉。

  “我意,立即急书老将军:着两路奔袭大军星夜回师!”蒙恬见事极快。

  “老军初战,君命过早干预,也有弊端。”持重的王翦显然还在思忖。

  嬴政在幕府大厅转悠着,一时实在难以决断。若以目下山东六国之军力军情,老辣的秦军两路奔袭,似乎也不该有多大危险。唯一顾忌者,便是这个李牧与他统帅的赵国边军。可李牧初接赵国军权,一时照应不及亦未可知。当此之时,君王强令回师,定然挫动一班老将慷慨赴战之锐气。毕竟,分兵常战是既定方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是战国传统。如此数万兵力的小战刚刚开打,便要以王命干预,将来动辄数十万大军出动的灭国大战又当如何,一个君主岂能照应得过来?再说,桓龁、樊於期、麃公、屠雎等历来都是独当一面的沙场老将,所率秦军又是能征惯战之老师,纵然李牧边军南下,凭甚说一定打不赢?反复思忖,嬴政转悠过来摇了摇头。

  “君上何意,不管了?”蒙恬有些着急。

  “李牧边军与我秦军从未交过手,可是?”

  “这倒是。李牧久驻阴山,没有南下打过仗。”

  “李牧果然出兵,便是与秦军第一战,不妨试试成色。”嬴政从容一笑。

  “君上言之有理。既定方略,不宜多变。”王翦立即赞同了。

  “桓龁东路该当无虞,樊於期西路令人担心。”蒙恬转了话题。

  “何以见得?”嬴政问了一句。

  “樊老将军求胜心切,攻克平阳后深入赵国,不在桓龁军令之内。”

  “樊於期老将坚刚多谋,该当无事。王翦以为如何?”

  “当下,臣不好论断。”

  “好!我在蓝田大营住几日,等两路战胜军报。”

  旬日之后,关外奔袭的第一道战报终于抵达:桓龁一军攻克武城,斩首赵军万余,夺粮草辎重千余车,业已顺利回师关外大营。嬴政很是高兴,与王翦蒙恬聚酒小宴以示庆贺。在君臣三人各自揣测李牧迟钝不出之因由时,第二道战报飞来了:樊於期大军兼程急进连下两城,回军时被李牧亲率边军飞骑截杀,秦军战死三万余,余部突围散战正在渐渐聚拢,樊於期将军下落不明!君臣三人深为震惊,留下蒙恬镇守蓝田大营,秦王与王翦立即率五千铁骑兼程赶赴关外大营。

  汇集各方消息,战败经过终于清楚了。

  攻克平阳之后,老军将士嗷嗷求战。樊於期也是意犹未尽,立即与麃公、屠雎会商,主张从西路北上奔袭赵国恒山郡,策应东路桓龁。樊於期的奔袭主张理由有三,都很坚实:其一,桓龁东路奔袭是孤军,不能说没有被赵军伏击的可能,需要策应;其二,若从西路再出奇兵北上,则赵军必然不明虚实而迟疑,不敢轻易对任何一路动手;其三,我军已克平阳,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