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8章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己的鞑子游骑,仍可从容脱身。更可以爆裂之声提醒地堡守军,狼烟示警。”

  朱高煦表情严肃,谈起边防工一丝不够。朱棣听得极其认真,偶尔询问两句,总能问道关键处,若非朱高煦用心,怕是会被当场问主。

  几番应对,朱棣心中愈发满意,朱高煦暗自松了口气。

  自奉命备边,他便下决心做出个样子,事事亲力亲为,如今总算有了回报。

  从二月起,卫所地堡,瞭望墩台,城墙上的敌台,都被一一加固。

  边军的粮饷,武器,袢袄军鞋,更是几天一催。

  奉命以舟师海运粮饷的江平伯陈瑄和前军都督佥事宣信被催得一个头两个大。

  不是他们有意拖延,事关北疆边防,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辽东和开平卫等地的边军粮饷上动手脚。实在是海运风险颇大,不到合适的月份出海,危险性太高,遇上大-浪,整船的粮饷都要沉入海底,士兵也会喂鱼。

  等不到海运的粮饷,军屯和商屯收获有限,当地百姓还靠朝廷救济粮过日子,粮食实在不够吃,朱高煦只能另想办法。

  集合部将,集思广益,军汉们习惯了简单-粗-暴,想吃饱肚子,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两个,打猎,到鞑子那边抢劫。

  草原上的猎物是有数的,杀光了破坏生态平衡,抢劫鞑子更符合边军的利益。

  允许鞑子到自家边境打谷草,不允许自家到草原上去套牛羊?

  没这个道理。

  礼尚往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个理念是朱高燧通过书信灌输给朱高煦的。

  原话出自兴宁伯孟之口。朱高燧听后认为很有道理,朱高煦看过,也是深以为然。

  抛开心理负担,各种铺垫和准备工做好,还等什么?就一个字,抢。

  做好伪装,带上长刀,跨-上战马。

  能抢就抢,抢完就跑,机动战。

  据闻,这一条也是朱高燧从兴宁伯口中得知,朱高煦再次深以为然。

  陈瑄的舟师没有北上之前,草原上的鞑靼部落,尤其是经常到边卫打谷草的,成为了边军眼中待在的羔羊,屡遭洗劫,抓不住抢劫犯,保不住牛羊,生活水平直线下降。

  相比之下,开平卫边军的生活水平却在和战斗力一起飙升,再提起鞑靼,个顶个的双眼副放光。

  抢劫行动都是秘密进行,不只朝廷不知道,在身边的朵颜三卫也一无所知。

  明初,边军深入草原巡逻是常例,谁能想到,代表着正义的大明游击将军会在袢袄外边套上皮袍子,皮帽子一扣,哇啦哇啦装成外族去实施抢劫这一犯-罪-活动?

  一切,都是因为孟某人的几次说漏嘴。

  可以还是偶然?只有老天知道。

  经过多次磨练,开平卫边军的抢劫技术已臻化境,即便没有怯烈帖木儿等鞑靼首领的投靠,照样有极大的把握骗过朵颜三卫,抢过之后,把x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