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三章 相得益彰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洪衍武故宫门口的三轮车和东华门夜市的摊子全火了。

  其实这不奇怪,因为所有的事儿都是“前有车后有辙”。

  比说如三轮车的特色胡同游吧。

  那是因为三轮车被孙师傅他们弄得忒讲究、忒漂亮了。

  你就看这个车身子,漆得油亮。

  再看轮子的钢条,瓦圈,迎着阳光,闪闪目为之眩啊。

  接着看车身后面的推手,车棚的底端,车身四周,车把前面,车簸箕等处。

  那都是白铜包的“铜饰件”,用擦铜药儿一擦,真是到处放光。

  最后再加上扎着花儿的车围子,雪白雪白的。

  车簸箕两边,一边一个大白铜制的电气车灯,晚上是真能放光照亮的。i/i

  就这样的三轮车,哪个外国人瞅见不爱?

  每天玩故宫北门的广场上一摆,那就是最生动的广告啊。

  压根不用招呼,内宾外客就都会自觉围拢过来。

  再搭上车夫们外貌也着实出众。

  不但都是年轻的大小伙子,还统一着装。

  夏布大襟褂,黑绸灯笼裤,白袜子黑圆口儿鞋,洗得一尘不染。

  这要是一蹬起来车跑在街上。

  那是漂亮的车,漂亮的小伙儿。

  招摇过市,清风徐来,老外坐着体面、舒坦不说。

  车夫也透着干净利索,帅!

  能让一路的人全都行瞩目礼!i/i

  再加上京城的胡同对老外而言,确乎属于另一个陌生的世界。

  只要三路车一进入胡同里,就再无现代化的痕迹,尘土喧嚣一下隐没。

  在古老的砖墙、宅门交错,随处充斥着青苔、树荫、花香、鸟鸣的氛围中。

  只能耳听车上脚铃“丁玲,丁玲”响着,眼观普通的居民行来走去。

  好似一下将外国人带入了遥远的年代,带入了京城普通百姓的生活。

  这种新奇综合体验,对外国人而言,宛如观赏一部有关神秘东方的旧电影一样。

  真的很容易触动他们的心。

  这就像去威尼斯一定要做小船,去泰国一定要乘坐大象一样。

  i/i

  不尝试一下,外国人才会深感遗憾、大为后悔呢。

  而东华门夜市的那些摊位也是一样,之所以买卖兴隆,无不是有合理成因的。

  比如说卖旅游用品吧。

  那是因为老外参观故宫进入时,多半是走的是南北正门。

  当时看到旅游商品喜欢是喜欢,可有的人懒得拿着,或许觉着出来的时候再买不迟,就没掏钱。

  可往往在故宫关门的时候,他们从侧门出来了,自然就没买着。

  这心里正后悔呢,偏巧没走两步,在东华门的夜市又看见了。

  想想看,又有多么惊喜啊,还能错过去吗?

  当然,肯定也有已经买过了,却后悔买少了的。i/i

  再比如服装摊儿吧,道理同样是明摆着的。

  因为卖得全是洪衍武从花城倒腾来的广货,又时髦又便宜。

  而且洪衍武是谁啊,他太能利用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