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一章 抢先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意思的是,就在服务公司商店逐渐准备就绪,马上就要开业的前夕。

  “北极熊”的兄弟单位,当然也是隐隐的竞争对手——“义利食品厂”。

  竟然在多种经营的业务上,抢先了一枪。

  4月2o日,共和国的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厅”,在京城西单南口的西绒线胡同正式挂牌开张。

  应该说,开业典礼折腾出的动静实在不小。

  敲锣打鼓,鞭炮声声中,“义利”请来了市长亲来剪彩,陪同的罗阳也跟着市长上了新闻照片。

  西方国家驻京记者是闻讯而至,美联社表的电讯稿,将其比喻为“共和国改革开放的又一次进行”。

  这样一来,京城百姓看过报道后,也都蜂拥而至,争先恐后,从京城的四面八方赶来。

  为的是品尝汉堡包、火腿三明治,体验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感。

  还真别说,当人们走进餐厅,还真没失望。

  轻音乐扑面而来,空调机送来清新怡人的空气。

  一百五十平米的餐厅店堂步布置得典雅豪华。

  右侧是一排明亮的大镜子,使得有限的空间变开阔了。

  奶油色带花纹的高级装饰板镶嵌在四壁和天花板上,整洁的方桌和考究的座椅井井排列。

  可调节的灯光,轻曼地洒在明净的水磨地板上,给餐厅披上了一层温馨的色彩。

  特别是这里还多了许多人们未曾见过的新鲜玩意。

  顾客们洗完手,水池上就是一个小小的热风机,不到一分钟就能把手烘干。

  开票的服务员使用的是电子计算机,又快又准。

  取货处,顾客所要的食品都放在一个塑料托盘里,端起来很方便。

  而冷饮的杯子、小勺、吸管无不是一次性的……

  总之,这一切在当时最为时尚的东西,让京城的百姓开了眼。

  也让他们为能亲身体会到西方现代生活方式,感到欢欣雀跃。

  于是开业没多久,“义利快餐厅”的日销售额轻而易举就达到了六七千元。

  这以当时社会的消费水平来看,无疑是一个销售奇迹。

  不过就在新闻媒体不遗余力的报道宣传,社会上由此引“西餐是否符合国人口味”,“二十元平均价位是否太过昂贵”的相关辩论的时候。

  洪衍武却对“义利快餐厅”花团锦簇、欣欣向荣的营业状况,很不以为然。

  必须说清楚了,他可不是犯酸,而是看得明白。

  因为尽管抢跑了好几年,但这次“义利”在快餐领域开先河的尝试实在是不怎么成功。

  为什么这么说?

  先,“义利”的“洋快餐”,本质上就是假的。

  在考察过诸多国家之后,“义利”厂方最终选择了和一个亲近大6的港商合作。

  可这个港商的饮食公司实力并不怎么样,仅仅属于小型公司。

  自然了,所带来的洋口味既不正宗,也没有推陈出新的能力。

  其次,是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