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章 粮爷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孩儿”,当然便成了他心目中光芒最闪亮、最值得仰视的偶像。

  用现在的话说,洪衍武是用自己咸鱼翻身的经历,使得“大果脯”产生了极强的代入感与共鸣,这才于无意中收获了一个最忠诚的“铁粉”。

  宋国甫甚至曾动过念头,想偷偷去观音院东院的门口等着,好好看看偶像长什么模样,可这种崇拜毕竟属于“叶公好龙”的范畴,与之兼具的也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惧怕,所以他始终不敢真的付诸于行动,便也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话说回来,其实宋国甫的这种“胆怯”也确实不失为一种幸运。因为当年的洪衍武,那可不管什么“粉丝”不“粉丝”的,绝对会把这个自己找上门的“大果脯”,榨成一点油水都不剩的“果干儿”不可。

  至于另外一方面的原因,那可就得说说“粮爷”这个词儿来了。

  是人都得吃五谷杂粮,是人就喜欢吃香喝辣,穿好的、抽好的。

  特别是京城的江湖,上至成名的“玩主”、“院派”、中至“圈子”(黑话,指女流氓)、“佛爷”、下至嘎杂子琉璃球儿、恶棍无赖小痞子,别看行事风格不一而足,但对金钱和物质享受的喜好和追求却都是共通的。

  可这样一来,问题也就出来了。

  “佛爷”自己有“抓分儿手艺”,“玩主”靠刀子“吃佛供”,“院派”本身家庭条件优越,偶尔还能仗着人多势众“洗”一回“佛爷”,而“圈子”全靠自己的“盘子”和“身条儿”傍着“玩主”和“院派”来钱。

  那么好,除了这些中上层人士,那么剩下那些边缘人物和下层人物又该怎么办呢?

  其实这就叫,“小鸡儿不撒尿,各有各的道儿。”

  剩下的那些小杂鱼和半玩不玩的主儿,虽然不像中上层人士那样有着固定财源,总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但凭着他们自己琢磨的一些歪招,倒也能弄点汤解解饥荒。

  比如说,去公园或学校门口“切”学生的钱啦,偷点废铜废铁啦,还有和一些进了工厂的熟人里应外合偷点厂里的东西,或是组织点小赌局什么的,而“养粮爷”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行为。

  “粮爷”也被俗称为“大钱包”。其实说白了,就是家里比较富裕,却又胆小怕事的主儿。这种人一旦被某些不安分的人盯上了,也就成了人家的“长期饭票”。

  像“大果脯”这样的家庭条件,在南城可谓首屈一指,自然是最优质的“粮爷”。

  何况当年的大人,是绝不会理解小孩儿的日子到底有多难过的。因此宋国甫打小就习惯了受他人勒索、破财免灾,从来就没动过依仗父亲的权势结束这种处境的脑子。那么他被有心人盯上,变成他人的专属“粮爷”,也就成了一种必然结果。

  像宋国甫跟洪衍武提及的那个“元宝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