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 送钱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宾的热门货,显然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了。

  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每一笔“国际贸易”,还都进行的友好且和睦。

  无论买主儿、卖主儿,双方都是一副文明礼貌,友谊长存的姿态。

  只不过咱们话说回来,这些交易之所以能如此尽善尽美,表面之下,也确实存有一定程度的侥幸。

  这恐怕得托外国人习惯了无组织无纪律,现场乱乱哄哄的福,也得托他们不懂汉语的福。

  否则要是这些老外能明白,那帮卖货的一见着他们喊什么,那多半儿一开始就能气个半死,什么东西也不会买的。

  为什么这么说?来仔细看看就知道了。

  这不,当有一辆大客车打开车门,呼啦啦又下来好些外国人的时候,停车场那边蹲着抽烟的“三蹦子”就又催手下们开工了。

  这小子就跟劫道为生的山大王似的,手一指远处的“粉脸”们,不管不顾地就是一嗓子。

  “看哪!钱来了!钱来了!小的们,快去那边儿拦着,一个傻老外也别放过去……”

  分钱,这是最让人开心的事儿。

  10月7日,仅仅开张才过了三天,洪衍武就坐着边建功的汽车,主动把龙口村应分得的钱送上了门去。

  这可不是他刻意在照顾亲戚,而是因为不得不来。

  敢情旅游商品受欢迎的程度超乎想象,原本计划至少要卖上半个月的货已经要断档了。

  这三天以来,由于正在旅游旺季时期,外国人的游览几乎不太受休息日影响。

  每日销售金额都非常不错,两处加起来能达到六千至七千之间。

  八达岭长城因为地处偏远,稍微少点大概每天三千块至三千三四。故宫因为在市中心,游客多些,在三千五至四千之间。

  这样就是说,三天下来,他们已经卖出去近两万块了,而且几乎都是外汇券。

  那么按分配比例百分之四十计算,洪衍武又给龙口村凑了个整儿,送去了整整八千块。

  这说明什么?说明龙口村已经开始回本盈利了。而且要是照这么干上一个月,就能把这笔钱翻十倍。

  八万块,除了人工有什么成本?

  刨去全厂六十人的三千多块的工资和一点水电、材料消耗,全都是纯利。

  交完了税,至少能让全村人三百多户,一千多口子人,能平均落下五十块的收益。

  实事求是的说,用这一小厂子养活一村的人,都足够了。

  当然,先决条件是产能得跟得上。而且要是在旅游淡季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这也正是洪衍武决定亲自跑来这一趟的原因啊。

  时不我待,他怕龙口村认识不到时机的重要性,天一冷,东西做出来也晚了。

  不得不说,他的到来还真是兴师动众,不但得到了安书记和兆庆的充分重视。

  消息一经走漏,对于整个工艺品厂的工人们,乃至其他的村民们都是一场不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