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三章 通知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单已经初步统计出来了,大约得八九十人。所以洪衍武的意思还是想摆在大饭庄子去。

  已经由“首都饭庄”更名回来的“萃华楼”,他就挺满意。那是三进的大四合院,够格接待外宾的,多么体面。

  要不就索性摆到“京城饭店”去,如果能在“开国第一宴”的举办地点,那雕龙柱林立的金色大厅办一场四十桌的酒席,那简直是盖了帽儿了,绝对的京城第一份儿。

  唯独可虑的是,这年头“京城饭店”和“萃华楼”肯不肯降低身价儿做平民老百姓的买卖。要实在不行,也就只能去“丰泽园”了。

  可他的主意这次却遭到了父母坚定的反对。

  倒不是钱的问题。洪禄承认为照他这么办,出的风头太过了。人不能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否则就会乐极生悲,招灾惹祸。

  洪家的日子好了,是因为国家政策宽松了。可你要在长安街上冒这个头儿,想跟国宴标准比肩,那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纯属有病。

  王蕴琳也说儿子浮躁。但她反对的重点,更多是认为“喜事”在于大家同乐,而不是排场大就是好。

  如果只顾着铺张办事。那么见过世面的客人觉得你张扬、肤浅。而没见过世面的客人身处其中会不自在。甚至有些经济条件特别不好的客人,都自卑得不愿意登门相贺了。

  这样事儿办完了,不知多少宾客会落下心病,反遭人非议疏离。那不把好事给办成坏事了吗?

  如今可是新社会,讲究的是“平等”二字,何况现在洪家的亲戚朋友,大部分是普通百姓人家,所以还是得从实际出发。办事重在喜庆、热闹,不能让大家觉得别扭和不舒服。

  这么一说,洪衍武是彻底明白了。

  敢情父母要的是“低调的奢华”啊,排场是要讲的,但要适度,得控制在能让大家欣然接受的范围之内。

  也是,像东院儿、西院儿的邻居们肯定都要来贺喜的,他们要真坐在大饭庄子里,那真得拘束死。倒不如吃普通的流水席那么痛快。

  只是这么办的话也难周全啊,因为福儒里的地方可不够啊,连许家的人都坐不下。更何况一桌换一桌不是样儿啊,既狼狈又仓促……

  要说他脑子不慢,一下就转过弯儿来了。“爸,妈,您们是不是想在老宅办啊?”

  见儿子脱口而出,洪禄承和王蕴琳也不由相视而笑。

  洪禄承先点了头。

  “老实告诉你,我和你妈已经商量好了。咱们就定在老宅办事儿。那房子你修的好。外面的老院墙旧大门不招摇。宾客出入和迎亲入门都不招眼。里面别有洞天就无所谓了。而且进了垂花门的二进院,原本就是为了办这种事儿的,地方肯定是足够的。尽管是开大席,可无论贫富都能分头安坐,共聚一堂,岂不是好?”

  王蕴琳接过话来,“那可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